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新世纪、新起点——未来两岸关系展望(一)


  2001年1月23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天,我们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栏目与台湾中视,通过空中卫星连线,使在北京和台北两地演播室的嘉宾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空中对话,台湾媒体称之为是两岸破天荒合作新闻性特别节目,节目于元月五号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之后,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为了满足观众重播这期特别节目的要求,《海峡两岸》栏目将其按内容分成三期节目连续播出,今天我们将通过节目来看一看,两岸的专家学者是如何看待三通的前景。

  李峰:海峡两岸的观众朋友们新年好!我是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的栏目的主持人李峰。这里是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时间里,将通过卫星传送和台湾中视的著名主持人沈春华女士共同主持今天的连线节目,与双方的嘉宾一起探讨和展望新世纪的两岸关系。

  李峰:春华你好,听到了吗?

  沈春华:李峰你好,声音非常清楚。

  李峰:新世纪到来了,北京到处都很喜庆,不知道台北情况怎么样呢?

  沈春华:台北自然也是到处洋溢着迎接新世纪的喜气洋洋的气氛,我想首先还是要借这个机会跟所有的观众问候一下。第一次有机会可以同时为海峡两岸的观众朋友来服务,觉得非常地开心。同时也感受到了两岸媒体历史性合作的一个新的气氛。我想站在一个新世纪的起点,同时也站在企盼两岸对等而善意的基础上,这次非常难得我们可以透过北京的中央电视台,以及台北的中视公司我们来一个合作。我想首先我就先介绍在台北摄影棚的三位特别来宾。首先介绍的是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的所长张五岳张所长;

  张五岳: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大家好。

  沈春华:继续是东吴大学政治系的教授杨开煌杨教授;

  杨开煌:两位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大家好。

  沈春华: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的教授,也是我们的“立法委员”赖士葆赖教授。

  赖士葆:两岸的朋友们大家好。

  沈春华:我们非常欢迎这三位特别来宾。那么李峰是不是也继续请您来介绍一下在北京现场的三位特别来宾?

  李峰:好,下边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北京演播室请到的三位嘉宾。坐在我这边的是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的所长,刘正涛先生。

  刘震涛:大家好。

  李峰:这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的所长许世铨先生;

  许世铨:台湾同胞新年好。

  李峰:这边的一位是中国科学院的著名的经济学者袁钢明博士。

  袁钢明:大家好,新世纪好。

  李峰:从地图上看金门和厦门之间的距离很近,据我了解,一到过年过节不少的台湾同胞就会到厦门来玩,厦门也是台商投资比较集中的一个地方。下面我们先通过一个节目来了解一下厦门和金门的情况。

  李峰:春华以及在座的三位嘉宾你们看到了刚才的节目没有?

  沈春华:是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在这个新世纪的起点,我们知道台湾的新政府也跨出了50年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实施了两岸的“小三通”,“小三通”究竟我们能不能够把它视为是两岸开启一个机制性互动的一个起点,或者是也许有某些人认为的小三通的问题并解决不了两岸真正互通的问题,我想张所长,你要不要先回应一下?

  张五岳:海峡两岸经过长达50年的隔阂,原来的所谓金马这样一个战地要务,如今竟然可以合法地跟大陆来进行所谓的各式各样的经贸交流,这当然代表两岸关系在新世纪是一个很大的意义的。我们当然了解到来说,通其实比不通来得好。目前为止可能“小三通”施行的范围之下可能它是有限的,但是我们需要说能够透过一个主动基调,务实的方式,逐步地循序渐进来推动两岸的关系,我们希望它能够为两岸的关系,特别是两岸的“三通”能够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积极的而正面的意义的。

  杨开煌:我想首先这样的情况能不能叫“通”,我们觉得应该先要讨论一下,事实上今天的一切做法事实上是给予往来的便利,还不能算通。因为第一个通必须是有来有往,但今天只有去而没有来,第二,通必须是两岸坐下来,作一些协商,有一些规范,定出这些规范之后,我想那才叫做通,所以我个人比较保留来看这个问题。

  沈春华:我们知道赖士葆赖教授还有赖委员,您从实际的操作面,我想您对两岸“三通”也有另外一层的观察角度。您对“小三通”究竟是抱持一个乐观的起始点,或者是怀疑态度比较多。

  赖士葆:目前,我们大概只能够做到所谓的除罪化,就是以前有罪的,现在没有罪。第二个就是所谓的“操之在我”的部分,所以看起来,整个来讲,短时间它的效果大概不会太大。

  沈春华:我想继续是不是请在北京的许先生你来回应一下。

  许世铨:我觉得所谓的“小三通”是小而不通,说它小因为它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小,这样一个规划远远不能适应现在两岸经贸和人员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我也同意不能说是一个通,现在只能说是一个单方面的除罪化的安排。大陆方面的人员到金马去,从程序上时间上还设置了很多很多障碍,和大陆方面早就提出的。“两门对开、两马先行”应该慢了很多很多节拍,所以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好像是在台湾方面有些人士,企图用“小三通”来推迟“大三通”,我觉得这样对台湾不利,对大陆方面也不能说有利。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早一点推动“大三通”,解决两岸的共同需要。

  沈春华:我想继续请刘所长也回应一下。就是说,当然我相信很多人会同意说,“小三通”当然是不能取代“大三通”的,可是如果说“小三通”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如果两岸可以有比较善意的互动,它当然可以看作是善意的起点,为什么“小三通”的实施是为了拖延所谓“大三通”的时程呢?所长。

  刘正涛:关于“大三通”是我们1979年就提出来了,正确的说法就是,直接的、全面的、双向的“三通”。这样一个政策是符合两岸人民利益的。现在由于台湾的一些企业家和学者,可以说所谓的台湾老百姓都希望“三通”。那么在这样的压力下面,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种搪塞之举,这个搪塞之举的概念就是企图把所谓的“大三通”往后推,拿出一个所谓的“小三通”来。我说个不太客气的话就是应付一下。因为这个事情是这样,就是说两个地方是金门和厦门都很小的地方,现在台湾当局的一些规定也都是限制性非常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李峰:我想刚才对岸的杨教授也提到了,所谓的“三通”必然是双方面的一个问题,我想岛内的一些人士也对这个“三通”问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来看看采访。

  李峰:就像刚才刘所长介绍的情况一样,事实上我们大陆在1979年就提出来两岸要直接“三通”,对于这一点许所长你怎么看?

  许世铨:当时提出“大三通”,实际上是想推动两岸的经贸和人员的往来,应该说这是大陆方面就做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善意的表达。延迟到现在,我觉得不能“大三通”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大家,我觉得还是应该朝前看,从两岸的同胞的共同利益,特别是从两岸的稳定和平发展的根本问题上来考虑,双方应该共同努力,早日推动“大三通”的实现。据我理解,大陆方面政策还是这样,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不以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所以只要是大家有这样的共同愿望,我想“大三通”还是应该尽快能够实现。

  李峰:刚才是许所长谈了他的观点,不知道对岸的台湾学者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呢?赖先生能不能够给我们讲一讲?

  赖士葆:我现在的整体的看法就是,台湾的人民也好,台湾的企业家也好,台湾的学者也好,其帝倾向于希望能尽快地“大三通”,尽快地这几个问题拿掉,这是大部分的很多人的声音,可是现在要谈,我们能不能说先撇开政治问题,先谈经贸。

  杨开煌:我觉得大陆可能应该从一个比较宽的角度,来帮助金门的“小三通”能够做成,然后大家感觉到“小三通”真的已经而仍然不能满足需要。这个时候我想,“大三通”更加有利来推动。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您刚刚提到,“大三通”是不是势在必行,这一点不管是从未来的台湾经贸发展或者未来台湾的经济安全来看,大概“大三通”都是不可避免的一节。

  主持人:两岸空中连线特别节目,新世纪,新起点,未来两岸关系展望的第一部分今天就播到这里,下期节目两岸学者将就新世纪来临,两岸面对的世纪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化的趋势,如何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以及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的前景等等问题进行研讨。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