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新世纪、新起点——未来两岸关系展望(三)


  2001年1月25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上期节目两岸专家学者就如何看待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化趋势带给两岸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的前景。今天我们将通过节目来看一看,两岸的专家学者对台湾产业空洞化以及两岸经贸合作前景所做的分析。

  李峰:刚才对岸的两位专家都提到了一些目前台湾存在的疑虑,比如产业空洞化这个问题,事实上台商投资大陆是完全是尊重他的经济规律从他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的。许所长您怎么看的?

  许世铨:台湾要着重发展研发、设计、创品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规划方向,那么在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实际上这是一个要使自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要使自己能够向前发展,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也就是说一些在台湾现在不适于,落后于知识经济的这些产业,那么有两条出路,一个是转移出去,获得“第二春”,另外一个就是自然死亡。我想第一条出路明显是一个很好的出路,这样不会造成空洞化。我举一个例,比如美国的NIKE跟REBLE,现在它已经不在美国大陆来生产啦,它仍然是一个美国的一个品牌,它的研发、设计,仍然是在美国它的利润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这个例子就很好地可以说明,在新的一个经济时代,应该有一些新的经济举措,能使自己的经济跟上时代的发展。我同意他的看法,刚才台湾的朋友提到了就是说会不会有影响台湾产业发展的顾虑,我觉得这个顾虑是可以不必要的。赖教授一开始就讲到了,事实上台湾当局叫了好几年产业空洞化,也没有空洞化。那么第一波,咱们早的是90年代初80年代末的时候,主要是一些传统产业,比如说像鞋子,食品,等等。像食品工业来说,大家都知道大陆现在三大品牌,一个是统一,一个是康师傅,还有一个旺旺。它们在大陆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他是不是已经空洞化了呢?没有。相反康师傅还在台湾有更大的发展,跟“维全”合并了。所以我想这个问题不必要有顾虑。至于说新的一些产业,比如像电脑,像鸿基电脑,今年在大陆的市场,它已经从外来的品牌中间销售量已经占到了第三位。这就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大陆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为台湾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商机和发展的机会。

  沈春华:李峰我想请我们这边的学者做一点回应。刚才我们听到了北京的两位学者专家引用了很多国际的知名品牌,同时也提到了台湾的一些大厂,把生产线拉到了海外,他们认为这并不会造成所谓的产业空洞化的问题,事实上还可以提高竞争力,我想请教一下张所长您对这样的例子,您的看法如何?

  张五岳:我想其实台湾方面的产业出走其实并不可怕,出走之后,它有没有准备把“新根”跟利润留在台湾,这是台湾它们自己要考量的重点的。一个所谓的跨国性的企业面对一个新的世纪,当然它走向国际化、自由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那么我们要非常清楚了解到,其实在两岸目前在分工架构下来讲的话,两岸很多环境它是瞬息万变的,在这种情况过程当中,台湾方面第一个真的应该痛下决心来改善自己的投资环境。第二个在面对两岸新一波的经贸交流合作过程当中,究竟厂商们它们自己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第三个其实我认为将来两岸直接开放,直接的“三通”之后,不但不会加速台湾更加所谓资金、人员往大陆倾斜,反倒透过人员的往返,透过资金的往返,透过货物之间的往返,很多台商们就不用再到大陆去投资,他可以直接建立起自己产品的产业分工体系,创造高附加价值的,用台湾的话说他不用为了喝一杯牛奶而养一头牛,他可以直接使用大陆“卖”的廉价产品,所以我们说其实两岸在推动“三通”之后,反而能够更加按照经济规律建立起一个两岸的经贸的竞争互补的优势。

  杨开煌:我想是这样,第一个我提一下,刚才对岸刘所长提到,对台湾的投资保护等等,我想台商他当然关心这一点,但是更关心的是整个法律的环境,这一点就是大陆自己在法的生态,在法的执行,这一部分恐怕要加强,我想这是会有利于吸引台商去做更大的投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刚才我们谈到先谈一下所谓空洞化的问题,台湾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太过僵硬,而且太过不成熟。因为,像刚才赖教授讲的,张教授也提到,很多产业它会出走,这是自然的一种生产规律,台湾根本完全无需要担心这些东西。台湾这块地方,它也不适合永久做一个生产基地,它必须自己想到如何来转型,使台湾变成一个高品质的管理业,或者高品质的服务业输出的地方,或者它转型成为一个新的,这个世界永远有出入,不可能空洞化台湾就完蛋,这是不太可能的。大陆这方面,我觉得在辅导台商的时候,应该要知道,当台湾被生产事业移到大陆的时候,大陆有这个任务,也有这样的责任,假如两岸都是同胞的话,如何用大陆的技术让这些生产事业能够升级,那么这样台商不止是在大陆能生存,将来也可以进一步进军国际来做竞争。我认这是为大陆应该有的这种责任。

  李峰:对这个问题刘所长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袁钢明:我说一下,我觉得杨教授说得非常好,我刚才就想说一下产业空洞化这种提法好象是非常不合时宜,这种提法可能是过时了,或者是十年前,或者十几年前我们听过日本说过,结果日本现在都不用了,现在台湾又这么提了,我估计好像不太知道现在经济,或者是产业,或者技术,或者是全球化趋势这种新的局势了,现在人们选择的时候,不是说我的生产放在什么地方才对我最有利,他确实是想的是放在什么地方,想不是放在我这个地方最有利,而是放在什么地方对我的利润,对我的发展,对我整个的前景更有利。所以从经济,或者从企业的角度,它是从效率或者从资源配制的效率来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是合理的,而且是有效率的,而且对整个的不管是本地的经济发展,还是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都是很有利的,所以我想产业空洞化这个概念可能是可以不用了吧,而且更多的是更大范围内的配置,而使得所有参与合作的人都能分享到这种合作发展的利益。

  李峰:最近一个阶段,世界上一些跨国公司都蜂拥而至,大家都比较看好大陆的经济前景。举一个例子来说,近十年来,大陆在电力方面的投资都是比较大的,力度很大,但是我们发现这个领域基本上没有台资进入,那么这一点对于台商来说是不是有一点可惜呢?请问对岸的专家。

  赖士葆:另外一个我要回应刚才主持人李小姐所提到的,像电力投资之类的,因为现在是属于“戒争用忍”,我们就三个限制。第一个限制就是说你超过五千万美金的,第二个是高科技,第三个就是基础建设。电力就属于基础建设。所以这方面在我们“立法院”不断的压力之下,我所了解的,我们的行政部门,比如说“陆委会”,也会慢慢会往松绑的方向走。不过我刚才提到的,一定再次强调,那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建构两岸更好的合作的一个气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其实两岸的经济都一直向前走,可是在政治方面是卡死的。这个是我个人比较忧心,比较担心的地方。

  李峰:最近台湾股市有所下跌,其中传统产业股下跌的可以说是幅度比较大,同时我们也发现,大部分在大陆投资的台湾上市公司他们的业绩要稍微好一些,可以说对台湾的股市起到了一定的缓冲的作用,刘所长您怎么看?

  刘震涛:这个问题我是看到台湾最近一段时间经济情况里面有这样一个现象,我想台湾股市是台湾人民信心的问题。因为很多企业在大陆发展得很好,所以他们经营业绩被民众所认可,所以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下跌相对可能要缓和一些。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当前企业的竞争,这个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这是大家都在探讨的问题,那么对两岸的关系来看,核心竞争力,如果是双方能够很好地做到资源的整合,这个竞争力的优势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比如说我们最近大陆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各方面更新也比较快。现在我们台湾有一些企业,它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市场的发展,现在发展软件上跟大陆来合作,我们现在所需要的IC这样的一些产品,大部分还在境外加工的比较多,甚至有很多直接到国外去加工,原因就是我们的设计力量比较弱。所以我想如果台湾的一些企业能够看到这种发展潜力,或者这种潜力正在变成现实的情况下,尽早的过来,双方合作的话,我想发展的机遇会更多的。

  李峰:我想进入新世纪,台湾百姓最为关心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生活的安定,一个是经济的繁荣,而这也是大陆百姓所关心的问题,那么许所长您对新世纪的两岸关系有什么样的的展望或者有什么样的一种建议呢?

  许世铨:我是乐观的。从近期来看,“5.20”之后,根据台湾做的一些民调,选择了两岸统和大方向的民众,不降反而升,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二尽管两岸的政治僵局在恶化,但是两岸的经贸关系却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发展,这就说明发展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地向前进,这是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的,那么有了这个共同利益,我觉得前景是美好的。

  张五岳:我想请教一下对岸的三位专家,特别是许世铨许所长,因为目前来讲他一直谈到说两岸关系在政治关系始终存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之下,通过经贸的交流能不能为两岸政治关系起到一个所谓的舒缓的作用。这方面想请教一下许所长。

  许世铨:按照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关系的发展,应该起到一个外溢的作用,就是Speed-over。但是现在两岸的问题就是说人为制造的障碍,政治障碍严重地影响了两岸的经贸关系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快的速度来发展,归根结蒂还是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其实一个中国的原则对台湾并不会造成任何的损害,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台湾总体上是执行了一个中国的政策。我记得过去年5月郝柏村先生在《联合报》有一篇文章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在过去50年来,台湾坚持了一个中国的政策,那么这个政策下台湾发展了繁荣了强大了,现在为什么要放弃它呢?我觉得他这个问题提得是很对的。

  沈春华:我相信在民间我们这种互动跟善意跟尊重就是两岸之间一个非常好的起点,也祝福我们两岸同胞有一个崭新的开始,有一个更好的互动。谢谢,谢谢李峰。

  李峰:谢谢春华,谢谢三位嘉宾。

  主持人:两岸空中连线特别节目,新世纪,新起点,未来两岸关系展望今天全部播出完了。观众朋友对连线节目的形式、内容或者对两岸合作、发展健康互利、双赢的两岸关系有什么建议,欢迎你来电、来信。《海峡两岸》跟踪海峡热点,反映两岸民意。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