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祭祀轩辕黄帝 期盼祖国统一


  2001年4月9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4月5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缅怀先辈的传统日子。今年的清明节,在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脚下,沮水河畔,来自海峡两岸的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近万人怀着对始祖轩辕黄帝的虔诚之心在轩辕庙前参加了2001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

  在隆隆的34声礼炮和乐曲《轩辕颂》中,2001年1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拉开了帷幕。34声礼炮代表着中国大地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轩辕颂》是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的专用乐曲,这首乐曲以唐宋时的古老乐种长安鼓乐为素材创作而成,乐曲古朴庄严表达了华夏儿女对始祖轩辕黄帝的缅怀之情。伴随着庄严的音乐,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敬献了花篮。台湾知名人士许文彬先生和庄柏林先生代表台湾同胞敬献了花篮。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5000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部落后,融合黄河中下游直至长江流域的众多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黄帝率领先民创造文字,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捕鱼狩猎,建造房屋,纺纱织布,制作陶器,缝制衣服,使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以黄帝的时代为分界,结束了荒蛮混沌,进入了文明的阶段,开创了中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明。

  您现在看到的是祭品仪式。今年的祭品由四盘面花和四盘时果组成,这些面花表达了华夏儿女对轩辕黄帝的崇敬和期盼之情,期盼黄帝能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世上的万物生灵平安幸福。

  走在进贡面花队伍最前列的这位老人叫王兰香,她今年已74岁高龄。这些形态各异、充满浓郁民俗风味的面花就出自这位老人之手。王兰香老人从12岁起就跟自己的母亲学做面花,到今年她已经做了62年,特别是最近这些年,公祭黄帝的面花都是王兰香老人一手制作的。制作面花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首先要把染了颜色的面捏出各种造型,然后再上锅蒸熟,最后是插上各种小的饰物。往年老人家都是做一对龙、一对虎、一对狮子,今年人们又让她再捏了一条大蛇,老人家说今年的任务比往年重。在祭祀典礼上,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宣读祭文,并率众向轩辕黄帝三鞠躬。

  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华夏儿女、兄弟情长,桥山龙脉,神系八方,回首一顾兮,港澳既归,隔海相望兮,宝岛盼回,同文同种兮,何忍匡世分离,惟我中华,国运日昌,西部开发,再绘历史华章,愿我炎黄子孙携手共襄。

  在祭祀典礼上宣读祭文古已有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植所作的《黄帝颂》、宋朝范仲淹的《祭黄陵》、张三丰的《桥山祁仙台》等都是赞颂黄帝功德的传世名作。在轩辕庙里,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孙中山先生所作的祭陵词和1937年毛泽东亲笔撰写的祭文两块石碑。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在历史上祭祀黄帝的活动可以说从未间断过。几千年来,黄帝陵留下了历代君王、知名人士及海外侨胞祭祀的足迹。香港实业家叶嘉星先生,组织海外华人华侨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今年已经是第十二年了, 拜谒团的成员们,大多来自东南亚地区,他们有的不但多次参加公祭活动,而且还为黄帝陵的整修工程积极捐款。在轩辕庙里就树有一块整修黄帝陵捐献资金功德碑,其中就有不少海外华人华侨的姓名。

  香港必发集团董事长叶嘉星:我们希望祖国早日统一,我们可能还会组织更大的团,全面地来看看我们祖国的新面貌,我们海外炎黄子孙,我们能够尽一点责任,好像李瑞环主席所说,我们尽一点孝心。

  台湾知名人士许文彬先生和庄柏林先生率领的台湾同胞祭祀团,怀着虔诚之心走进轩辕庙,拜谒华夏始祖。

  台湾知名人士许文彬:我们海峡两岸的同胞都是炎黄子孙,情同手足,而且我们都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孝道文化,所以参加这个活动,祝愿海峡两岸人民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深入的了解,然后可以携手合作,为了民族的振兴,大家共同来努力。

  许文彬先生到大陆已来过12次,但是参加祭祀轩辕黄帝还是头一回,这一次许先生带着他的姐姐、妹妹、女儿以及妹夫一家七人前来祭陵,这在台湾同胞祭祖团里算得上是最大的家庭了。许先生率全家在轩辕庙前焚香祭祖,为的是表达对祖先的一片赤诚之心。台湾知名人士庄柏林先生十几年前曾到过西安,这次到大陆来是专程寻根祭祖的。

  台湾知名人士庄柏林:我们最早的祖先是从这里出发的,我想台湾同胞,他也是从这里出发才对。

  台胞王博明先生搀扶着他76岁高龄的母亲王杨瑞香老人向轩辕庙走去。老人来大陆已经有四次,这次祭陵她把儿子也带来了,王先生这次是第一次到大陆。据老人家介绍,在台湾从南到北,每个县市都有黄帝庙,每逢清明节或者是重阳节,台湾同胞也要拜谒黄帝、祭祀祖先。王博明先生说,他的祖先是福建泉州人,几百年前越过海峡来到台湾,到他这一代已是第34代,每到清明节,他们全家都要隔海祭拜海峡对岸的先辈。

  台湾同胞王博明:轩辕黄帝这些历史记载,我们小学的时候课本就有了,所以觉得很遥远,但是今天来到这个地方,我们觉得很亲切感,特别有意义,

  记者:在台湾祭的祖先也是黄帝吗?

  台湾同胞王博明:对,一般清明节是自己扫祖先的墓,另外黄帝我们有轩辕庙,在台湾有黄帝轩辕庙。 在台北市有,各个县市都有。共同的祖先,所以我们特意来寻根祭祖。

  台湾同胞:(在台湾)还是祭他,祭黄帝陵,也是在庙里烧香,祷告他呀。

  台湾同胞庄拍林:在台湾今天都会下雨的,下雨的话,大家祭祖先也是跟这里一样,都是烧银纸啊,拜像啊等等,这些习惯都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什么两样,也可以从这里看到,华夏民族同样的系统。

  在轩辕庙的院内,树有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这两块纪念碑是全体华夏儿女雪洗百年耻辱,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见证。台湾同胞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台胞李正富在回归纪念碑前留影时,特意把台湾同胞敬献给轩辕黄帝的花篮摆在了两块纪念碑的中间,他说他多么希望下次再来祭祖时,能够看到一块祖国统一纪念碑,以告慰始祖的在天之灵。

  台湾同胞李正富:这是澳门回归碑,这边是香港,假如台湾也有一个碑,那实在是更好了。

  台湾同胞:我想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海内外同胞应该团结一心,完成神圣的统一大业,我想是海内外同胞一心的想法。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每年都举办,今年的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活动与往年相比突出了两个特点,一个是突出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告慰始祖他所生活的地方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个就是突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时代主题。海峡两岸人民同是华夏儿女,没有任何理由让血脉相连的同胞再分离下去。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富卿:我们是共同的祖先,血浓于水,两岸同胞都很希望我们的祖国尽快统一,我想这是我们全体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这一天总会要实现的,大家都希望能够尽快地实现。

  在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之前,4月2日,黄陵县四邻八乡的乡亲们也在黄帝陵前举办了民间祭祖活动。按照现在已经形成的祭祖惯例,每年的清明节海内外华夏儿女汇聚到轩辕庙祭祀黄帝,这叫做公祭,而当地百姓聚集到黄帝陵前的祭祖则称为民祭。黄帝陵在桥山之巅,轩辕庙则在桥山脚下,庙与陵遥相对应。黄帝陵所在黄陵县,南距古城西安171公里,北距革命圣地延安162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古墓类第一号,素有中华第一陵之称。黄帝陵墓冢高3.6米,周长48米,用砖砌花墙护围。冢前有一石碑,上刻“桥山龙驭”四字,为明朝嘉靖年间所立。再前有一座祭亭,亭中竖一高大石碑,上书“黄帝陵”三个大字,为郭沫若先生于1958年敬题。祭亭前有祭祀广场,民间祭祀活动就在这里举行。民间祭祖都要奏乐、表演、供祭品、上香、鸣钟,最后逆时针绕陵一周,寓意时光倒流,追溯始祖足迹,缅怀祖先功绩。在黄帝陵前,很多来祭祀的人脖子上都系着黄丝带,上至老者,下至幼儿,随处可见。

  记者:你知道系黄飘带是什么意思吗?

  当地民众:一个是纪念黄帝,因为它是黄颜色的,第二个是人们乞求一生平安,祝福和平安的意思。

  古柏千丛迎赤子,心香一柱祭黄陵。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得到了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崇拜和祭奠,海内外的华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黄帝的后代。

  主持人:当海内外的华夏儿女在陕西黄帝陵前拜谒祖先的时候,台湾同胞也在岛内的轩辕庙里焚香祭祖。据参加公祭黄帝典礼的台湾同胞讲,每年到清明节时,台湾各县市的轩辕庙里,也是人潮涌动,香火不断,海峡两岸的人民本来就是同宗同祖,同根同源,浅浅的海峡又怎能割断两岸人民相连的血脉呢。海峡两岸的人民都盼望着祖国的早日统一,以告慰始祖的在天之灵。(央视国际网络)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