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台湾校友庆祝厦大建校八十年


  2001年4月16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八十年前创办了厦门大学,今年4月6号厦门大学培养的学生们从世界各地返回母校,庆祝母校的八十岁生日,这其中有一个来自台湾的校友团,他们为母校今天的发展倍感欣慰,因为自己是厦大的一员而感到十分的自豪,请看记者来自厦门的报道。

  4月的厦门,春暖花开,气候宜人,蜚声海内外的厦门大学迎来了她建校80年的喜庆日子,这一天分布在世界各地厦门大学的新老校友,汇集厦门大学,来自台湾的厦门大学校友们也和其它校友们一样在厦门大学师生的迎候中来到了厦门。

  台湾老校友:八十周年了,这个不简单呢。

  记者:咱们厦门大学的校友在台湾有多少。

  台湾老校友:最多的时候有五百多,后来有很多到外国去了,现在留下的只有一百六十几个。我们今年的校庆为了到母校来,所以提早在台湾,提早开庆祝校庆,3月26号就举行了厦大校庆。

  记者:当时共去了有多少人。

  台湾老校友:因为现在很多有的走不动了,有的80多岁了,还有100岁的,有100岁厦大第一届毕业的,在台中,那么这一次参加开会的只有50左右。

  台湾老校友:这次台湾校友回来有多少,总共17位,17位作代表。

  4月6日早上,来自台湾的厦门大学校友和各地的厦门大学校友一道,参加了校庆大会,在庆祝大会上福建省省委书记宋德福向厦门大学全体师生及校友宣读了江泽民主席给厦门大学的贺信。

  庆祝大会结束后,紧接着就是为嘉庚楼群剪彩。嘉庚楼群是厦门大学新世纪、新起点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旅居海外的华侨以及台、港、澳同胞禀承陈嘉庚先生遗愿的佐证,这座由华侨及台、港、澳同胞出资捐赠的建筑,成为厦门大学师生们理想的学习、研究场所。厦门大学从建校至今,一直受到爱国华侨和台、港、澳同胞的关心、资助。如果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厦门大学就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台湾老校友林鹤龄:这一次来有什么感触呢?感触变化很大,我们老校友到这边来,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认不出来了。

  说到台湾同胞对厦门大学的关爱,有着它的历史渊源,因为厦门大学本身就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它的创办者陈嘉庚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加坡最有实力的实业家之一。虽然他经营实业,但他始终怀有一颗报国之心。当他看到当时先进的欧美国家文盲不到百分之六七,而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文盲却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时,陈嘉庚奔走世界各地华侨之间,呼吁教育救国,率先倾资助学,在背山面海,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澎湖列岛训练将士的演武场办起了厦门大学。创办初期的厦门大学,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很快组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形成了浓郁的学习风气,成为近在咫尺的台胞子女求学,十分青睐的高等院校。说到当时台湾校友对大陆求学的情况,台湾厦门大学校友会会长金世添这样告诉我们。

  厦门大学台湾校友会会长金世添:在日本占领期间,台湾来的同学在厦门大学念书,可是他们一般不称他是台湾人,称他是闽南人,因为台湾是日本占领。

  厦门大学也不负众望,将这些台湾学子,培养成为各学科的专门人才。因此,厦门大学被台湾同胞称之为自己的学校。在我们和台湾校友的接触中,我们发现每当说起他们在厦门上学时的情景,他们总是难以忘怀。

  厦门大学台湾校友会会长金世添:长汀的时代,没有一个不钦佩萨本栋校长,凡是他请不到的老师,他自己想办法来教,因为那个时候,抗战时候什么都难,他自己编教科书,一个是微积分、一个是教电工原理、一个是交流电路,这些呢,都是他亲自一个字一个字编的,编完以后再印给同学,当作教科书,在那个时候,这个教科书应该算是权威的教科书,他在教书过程中,他身体已经就不好了,我们的同学远远看他驼着背,一步步地到学校来,所以每提到他,我们就很激动。

  抗日战争打了八年,厦门大学在长汀艰苦奋斗了八年,在这八年里她所培养出的学生在1940至1941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的首届及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中均名列第一。而让这些台湾校友们敬佩的萨本栋校长却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年仅46岁。

  厦门大学台湾校友会会长金世添:是萨本栋的精神使我们很努力,我们这些人没有背景,没有后台,都是靠学校传给我们的精神,努力工作,从基层做起,大部分都到了,他的机构的首长,好比,电信总局长、邮政总局长、电力公司总经理、公路局长、交通处长,那么在教育上也有贡献,好比校长、教育厅长。可以这样说,台湾五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假定没有厦门大学同学的参与,我们不相信会有今天这么好的结果。在这些年来有几桩事情我值得提一下,第一桩事情,台湾的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从小学义务教育变成到初中,这个主意是谁提的,是我们厦门大学的第一任校长邓萃英先生,这位先生在那个时候,一直在建议、争取,当然有人反对,最后还是实现了。第二个我们觉得非常有贡献的是一位同学,大家晓得,新竹科学园区对台湾经济的贡献非常之大,现在几乎所有高科技的发展都是在园区,但是这个主意、筹划、建设、以至于执行的第一届的管理局长,就是我们的校友何宜慈。

  台湾厦门大学校友会会长金世添谈到的何宜慈,也是这次从台湾来参加厦门校庆的校友之一,在何宜慈先生走访校友的间隙,我们采访了他。

  台湾新竹科技园区创始人厦门大学台湾校友会校友何宜慈:我四年都在长汀,我想可以代表长汀那个时候的同学一种观感,我们总觉得,最主要的是萨先生的,萨本栋校长的这种鞠躬尽瘁、无我的、奉献这种精神,这也使得我们将来在做事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个责务,如何尽责把它做好,把我们自己放在第二位,所以在这个所谓,所得了,在这个工作上是不是可以取巧了什么,这个就不会进入我们的脑子里。

  像萨本栋校长这样的人,厦门大学还有很多、很多,厦门大学就是在这样一批善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前辈们努力下发展起来的。王亚南校长以及厦门大学对陈景润的培养、造就,至今还让陈景润的家人难以忘怀。

  已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妻子由昆:就是我先生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说没有厦大,就没有我陈景润,可以这样讲,因为我先生他不是太善言辞的人,就是说他能够用短短的一句话概括他对厦门大学的无限眷恋和感激之情,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想就是说,在我们这块黄土地上自己完全可以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而且也就是说,在我们这块黄土地上我们炎黄子孙照样可以取得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

  正像陈景润家人们所说的那样,陈景润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简明、准确地证明了1+2这个在几个世纪中,成千上万名数学家都不能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难题。成为距离摘取数学皇冠最近的人,他所证明这个猜想的定理也被世界各国命名为“陈氏定理”。

  陈景润是厦门大学学子中的一个表率,在厦门大学培养出的14万名各类人才中,走出了我们国家的第一位会计学博士、审计学博士、财政学博士、高等教育学博士和海洋学博士。厦门大学也由建校初期的师范部、商学部,发展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但厦门大学面向台湾同胞的传统办学特色并没有变,早在1980年,厦门大学就成立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而现在厦大台湾研究所已发展成,面向全国研究台湾学者们开放的祖国研究台湾的权威机构。

  厦门大学台研所副所长邓孔昭:我们厦大台湾研究所,能够在全国对台研究机构里头,有一席之地,一个是历史久、规模大,处于内部的一些因素来讲,我们所是一个有多学科的这些优势,再有一点,就是比较活泼的学术氛围。

  在长达几天的校庆中,台湾校友们先后参加了校友恳谈会、著名专家讲座、参观旧校址、文艺汇报演出、参观厦门大学科技成果展览、陈嘉庚先生事迹展览、校园观光等一系列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厦门大学新校址奠基仪式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厦门大学新校址选择在与厦门大学隔海相望直线距离5公里的漳州开发区,新校址的扩建面积150公顷,略大于老校址面积。从地形、地貌上看,新老校址相差无几,按照厦门大学的发展规划不出两年新的厦门大学,将在这里诞生。

  厦门大学校长陈传鸿:这里是漳州的风水宝地,我们要准备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主要是进一步适应福建省跟厦门市以及漳州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我们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准备在今后的五年里面,漳州地区的学生规模达一万人,今后十年里,达二万人。

  几天的校庆就要结束了,这些从台湾来的校友们,也要离开厦门大学回到台湾去了。从这些老校友和我们的交流中,我们感觉出了他们对母校的留恋。

  记者:希望九十年校庆的时候大家还都能来。

  台湾老校友:希望、希望,谢谢你,希望九十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再来一次。我们这一批校友,死掉了三分之一,四百多人死掉一百多了。

  我们衷心地希望,他们能够健康长寿,九十年校庆、百年校庆、甚至年年校庆都能相聚在一起,不要因为一条窄窄的海峡,就隔断了这些老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结。

  主持人:在八十周年校庆的活动中,院方将厦门大学的新院址和未来的规划展现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们。陈家庚先生倡导的,传承了八十年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将激励着厦门大学,朝着世界一流的大学目标迈进。(央视国际网络)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