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台湾老照片吸引京城观众


  2001年7月11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最近台湾的一百多幅老照片摆进了北京的中国美术馆,这些老照片是台湾著名摄影艺术家谢震隆先生在六十年代初拍摄的。那么,六十年代的台湾乡村有着怎样的风情?与祖国大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的演播室请到了老照片的作者,台湾著名乡土文化摄影艺术家谢震隆先生,欢迎您。这位嘉宾是来自新华社摄影部的副主任徐步先生,欢迎二位。

  解说:谢震隆先生一九三三年出生于台湾省苗栗县,早年在乡间从事摄影、冲放工作。一九六六年加入日本光学写真协会,同年开始电影事业。三十年来,共参与拍摄了一百五十余部电影作品及宣传剧照。

  谢震隆先生,现为台湾中华电影摄影协会摄影指导、台湾中华摄影协会作品评审委员。从一九六五年起,他多次举办个人摄影展,数十件作品获国际性大奖。这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多幅作品,已被台湾多家美术馆永久收藏。

  徐步先生1961年生于南京市,1983年从南京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毕业到新华社工作至今。现为新华社高级记者,其作品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他作为祖国大陆轮流驻点台湾的首位摄影记者,于今年4月份到台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摄影报道。足迹遍布12个县市。拍摄了近万张照片。

  主持人:二位都是摄影界的同行,听说二位的认识也是在这次摄影展上,这次展览怎么样?我想先听听徐先生您对这次展览的看法。

  新华社摄影部 副主任 徐步:应该说到了现场以后,的确我对谢先生照片的这个感染力,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感染力。在画面的选择上,他是非常留心,而且他是用一种全身心的这种投入,去抓这种比较好的瞬间,应该说照片很有特色,而且在用摄影语言上,也有独到之处。比方在用光、在用影调以及把乡村的、海边的这种自然景色和人物、和情感相交融,这个也是谢老先生运用摄影语言方面的特色。

  主持人:关于摄影展,摄影图片的具体情况我们待会儿再聊。听说展览的会场非常热闹,谢先生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会场的基本情况怎么样?

  台湾著名乡土文化摄影艺术家 谢震隆:每一天都超过400人,有签名的,没有签名的不知道。不过根据美术馆里头的单位管理员,她说很少看到说,这么能够吸引观众的一个展览。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回来说,这次展览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它能留住人。在每幅照片下都有不少的驻足观看的人群。下面我们一起听一听现场的观众怎么说的?

  解说:日前,记者来到北京中国美术馆,看到展出台湾老照片的大厅里可谓是人来人往,观众络绎不绝。他们中既有摄影爱好者,也有普通观众,对这些老照片的观感也是不尽相同。

  这次《台湾乡土风情猎展》上的,120余幅反映台湾乡村生活的摄影作品,都取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台湾摄影艺术家谢震隆先生,从自己创作的千余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作品透过黑白照片,展现了当时台湾人民纯朴、勤俭的生活。在现场记者看到,让大陆的观众倍感新鲜的,是这些反映台湾雅美族群部落人们质朴、坚毅性格和情怀的,民俗风情摄影作品。记者从展出的一幅幅照片中看到,主人公的衣着打扮、生活居住和劳作方式与大陆东南沿海一带有着相同的风俗、风情。像这幅照片,摄影家猎取了当时农家女的日常生活的瞬间情景,这样的服饰以及劳作方式,至今在大陆的福建一带还有延续。

  大陆观众:我感到台湾很可爱,它的风俗习惯,感到和我们大陆有许多地方,相似的地方。特别是能够引起一个年纪大的人,回忆过去。对台湾也是这样,对大陆也是这样。

  台胞观众:我在台湾的时候,也就是说少年、青年的时候,一些随时都能够看到的情景,反映了当时台湾所有的现实,感觉很亲切。

  台胞观众:给你很深地感到同根、同源,这个感受挺深刻的。还有一个就是说,作者很不简单。他能够捕捉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在当时我们看到了,没有想到有人会把这个景象,用摄影留下来。当时我们经常看,也看到了。但是就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很瞬息的,很简单的,很朴实的农村生活。那现在回来很有意思。

  大陆观众:我觉得很像我们小的时候,就这个感觉。我就想起我妈妈小的时候,打我的样子,教育我的样子。我觉得好像那边的人跟我们生活是一样的。

  大陆观众:我觉得挺震撼的。

  大陆观众:就像他这个展览的这个名称一样,《台湾乡土风情猎展》,这一个猎字,我觉得起得特别好,就像一个雄鹰在随时俯瞰着大地,它的猎物一样。所以它就归于自然,没有任何摆拍的那种痕迹。

  主持人:谢先生您对这次摄影展当中,您最得意,或者最满意的作品是哪几幅呢?

  谢震隆:我的封面的那一张,海报的那一张。一个叫做《农夫出耕》。这幅照片前后我只能拍到一张,你想要多拍都不行,因为它这个构图的形成,其实我跟了大概有二十步左右,就跟到刚好这幅画的三角形的一个构图,然后注重它的内容。这张照片如果说,稍微再慢一个半秒钟,可能那个牛头会被切掉。然后这个牛,如果早一点的话,这只牛跟后面的鸭子群可能会搭在一起。我们是比较忌讳说,主题跟副题最好不要叠在一起,在画面上。

  主持人:捕捉到一个非常理想的猎物。那我不知道徐先生您看到这幅照片了吗?

  徐步:我想评判一个照片好的标准,就像谢先生说,首先是内容,谢先生熟悉生活、热爱生活,他全身心投入,然后再把他作为,当地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的理解、他的感受就能够真,就能够切。

  主持人:在摄影展上听说有一幅照片,也是吸引了很多的目光。题目叫《怒汉》,也是反映台湾的,民族的风情。具体它这个作品的特色是怎么样呢?

  谢震隆:如果平常一般的观光客是看不到的,那一天拍那个,刚好有一艘新的船下水,他们那边不能放鞭炮,发出来声音,就是有这种赶魔的、赶鬼的这种作用。所以做完以后,其实这个仪式大概延续五、六分钟那么长,事后他们感觉,每一个人都很累,全身、脸、眼,这个眼神都没有焦点的,一直在做这种动作。所以,这个动作如果平常,一般的观光客是看不到的。他们不会说,很随便的就做这种动作。尤其是现在,根本没有了。

  徐步:台湾好多原住民地区,是把它作为一种旅游表演项目,它纯粹是一种作秀了,不是这种。它这个是生活,您拍的是生活,现在是一种在作秀、在表演。

  主持人:这次摄影展,主要的取材还是来自台湾民众的,生活的一些场景。

  谢震隆:主要就是说,让大陆的老百姓也看到、感受到台湾曾经也是这个样子走出来的。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然后你看它采用的道具,用的人物也一样,用的农具、穿的衣服,都跟现在的福建沿海的那些,稍微偏僻一点地方的,用的东西完全一样,连那一个竹篮子,都是连编法都一样。所以,可见真的,你说,我们台湾的一个乡土文化,这些东西,民族所用的东西,完全是可以说,从这里延伸过去的。我是要证明这一点。

  主持人:从谢老的作品当中,也能感受到一些中华文化的一种延续,比如说他抓拍瞬间,有小脚女人这样的一些生活场景,大陆的观众会勾起一个,共同的一种,历史的回忆。

  谢震隆:对,我们那个年代拍的时候还是很普遍,一般大概五十左右的老女人,家庭环境如果好的话,多半是裹脚的,脚裹得越小,表示她家里越高贵、越富有。

  主持人:小脚女人在大陆,在六十年代也是非常普及,现在也是逐步地消失了。所以这种生活场景非常相似,是不是?徐先生。

  徐步:对,应该说台湾,我的感受,在台湾的感受就是,台湾和祖国大陆应该是,无论从它的历史,从它的文化,以及它的地理的渊源,它和祖国大陆是同祖同根,血脉相通。这一点,无论是从,你在大街上,从游客的角度来讲,或者从学者的角度来讲,或者说从一个摄影纪录者角度来讲,这个感触是非常强烈的。

  主持人:您这次赴台,在台湾驻点一个月,有没有找到这样一些共同点呢?

  徐步:我这次在台湾一个月期间,我的很重要的题材,或者大部分题材都是反映这方面的。因为,我觉得特别亲切。应该说,台湾对祖国大陆人来说,应该说是非常陌生的。尽管很近,但是有的时候觉得又是比较遥远,有点神秘色彩。到那以后,一看以后,它和祖国大陆完全(相同),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同一根、同一祖先,包括我们的信仰、包括我们的有些思维的方式,甚至包括一些德行,我觉得都差不多。

  主持人:有没有把你这个想法,体现在你的摄影作品当中呢?

  徐步:那肯定的,因为到处都可以见到这种景象。无论是它的从文化遗址上来讲,台湾人目前的这种,它的学生学习这种方式,包括大街小巷见到的东西,可以见证的东西非常多。

  主持人:我还想问这样一个问题,谢先生拍了很多照片,那可能体现了不同的时期,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观察点。那么,这次展览为什么仅仅拿出六十年代这部分作品来展出?您的出发点,您的考虑是什么?

  谢震隆:乡土就是代表一个民族,我们当然是不能否认,我们是中华民族,那么,我要拿到大陆来,要寻根嘛,就是等于要证明说,我们台湾所有的文化,就是从大陆延伸过去的。我要证明这一点,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这个开头,就是两岸文化交流。并不是我讲过,我不是来凸显我这个摄影技巧,不是。就是把台湾的一个民族性的东西,再带回北京、带回大陆来。让所有的老百姓知道说,我们台湾还是绝对不折不扣的,从中国,我们中国大陆延伸出去的。所以,现在有一部分人不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感觉到很奇怪,那么,这些照片就会完全,百分之一百就可以证明,我们是来自中国,我们本来就是中国人。那了解说台湾跟中国到底是怎么一个关联的问题,我就用这个很忠实的一个拍摄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

  主持人:从你们摄影的工作,摄影的经历来看,您对于推动两岸摄影界的交流,有什么样的一些看法呢?

  谢震隆:这次,我的展览可以作一个桥梁,让以后台湾有很多,有关的摄影家,想要到大陆来展出的人铺一个路。就是告诉他应该用什么一个管道来,很多!所以,应该用这一方面,互相多交流,然后多一点台湾的艺术家也到这里来展示一下。

  主持人:那现在就是说,很多台湾人不了解大陆,大陆很多人也希望去了解台湾一样,所以,我觉得摄影界是不是能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呢?

  徐步:摄影的语言是最直观的,最直接的语言,我感觉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应该多搞一些摄影方面交流,这个摄影包括风光摄影、风情摄影和新闻摄影。要让台湾民众多了解祖国大陆目前发展是怎么样的。最好的方式可能是通过影像、摄影,用直观的这种手段来了解。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二位嘉宾光临我们的演播室,我们在此期待,谢先生的摄影展再次在北京能够展出。能够在大陆举办摄影展,是谢震隆先生几十年的梦想,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镜头是两岸同根、同祖的真实写照。谢老说,他很快就会回来举办第二次展览,为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认知提供更多的渠道。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下期节目我们再见。(编导:安倍含)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