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台湾兴起上海热的秘密——上海高科技魅力大


  2001年11月1日播出

  主持人 李峰:上海是中国大陆的老工业基地,但是随着上海工业实力的增长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上海的高科技产业已经是异军突起,在海内外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目前在台商投资上海的各项产业当中,高科技产业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

  记者:上海人买电脑,十之八九会到徐家汇来,因为这里聚集了百脑汇资讯广场、太平洋电脑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海内外的电脑厂商如果想把产品打入上海,进而占领大陆市场的话,徐家汇往往是它们的第一站。

  百脑汇资讯广场几乎囊括了信息产业的所有消费产品,从普通的台式电脑到高档的笔记本电脑,从流行的电脑软件到先进的通讯产品,可以说这里应有尽有,而这些产品中,有不少就是在上海的台资企业生产的。

  上海是中国大陆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也是大陆重要的科技产业基地之一。自17年前上海出现首家台商投资企业之后,台商在上海的投资便走上了快速路,投资金额从少到多、企业规模由小到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台商到上海办的企业,已不再满足于昔日投资兴办鞋子、箱包、玩具、服装等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是逐步转向兴办电脑、芯片、软件等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上海已涌现出英叶达、大霸电子、金宝电子、好易通电子、宏基软件、中达斯米克等一大批台资高新技术企业。这都说明了台商在上海的投资已朝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发展,上海吸引台商投入高科技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正在逐渐发挥作用。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上海的高科技园区吸引了众多海内外高科技厂商前来投资,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台资企业。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便是台商投资微电子产业较为集中的园区之一。

  张江高科技园区位于浦东张江镇,距浦东国际机场只有10公里,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1998年上海市制定了“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确定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重点的科技园区发展目标。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招商中心副经理 殷宏:张江整个外资企业的数目大概有五、六十家,这里头大概有50%以上都是台资企业,在台资企业里更多的是在高科技的半导体和软件产业方面,其中像半导体方面的台资企业投资可能将近有二、三十亿美元。

  今年开局的第一天,张江高科技园便打下了新世纪的第一桩——投资4亿美元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工程动工兴建,现在的张江几乎每天都有外商前来洽谈投资,形成了“聚焦张江”的喜人形势。在今后的5年间,上海重点建设的浦东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计划吸引投资100亿美元,形成10条以上的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生产线和上百家制造企业,目前已有两条生产线动工兴建,吸引外资达到35亿美元。

  上海市台办主任 张志群:近一两年内,台湾的IC产业非常钟情于上海,现在中信集团、宏利集团都已经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当然,我们希望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从IC产业的发展来说能够有一个最后的生产链规模的形成。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招商中心副经理 殷宏:我们用5到10年时间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所以上海市制定了一个“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所以在这个方面政府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财税政策,把政府相关的审批部门全部下放到张江,张江在很大的程度上,简化了建筑的审批,包括项目的审批这些方面,极大地方便投资者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投资。

  为了给海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1998年4月5日,国家科技部批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一区六园”,即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大学科技园区、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金桥现代科技园和嘉定民营科技密集区,截止到2000年底,上海市高新区已完成开发建设面积达到22.1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500家。2000年上海批准的234家台资企业中,电子信息类企业达到23家,软件公司有9家,这些都表明台商对投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信心正在日益增强。

  台资高科技企业进驻上海,原因是多方面的,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大本先生对记者讲,好易通来上海看中的就是高科技产品在上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好易通电子词典每个月的销售额都在500万元以上,价钱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机型很受欢迎。

  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副 总经理 赵大本:以整个市场的未来前瞻性来讲,应该是上海比较大,因为在台湾来讲,每一年的成长已经到达一个限度。

  电子词典是一种学习、交流方面的工具性产品,应用范围很广。赵大本先生说,大陆的市场有多大,看看学校里的学生就知道了。大陆的大、中、小学生加起来一共有4亿多,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离不开英语词典,好易通电子词典不但词汇量丰富,而且能够发声,携带也非常方便。赵大本先生说,这4亿多的学生就是他们最大的市场。

  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副 总经理 赵大本:目前在上海地区的新华书店,大概90%都有我们的产品,因为它跟书店最接近的,是教育产品,透过这些管道在上海地区销售。

  好易通来上海看中的是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台湾大霸来上海则看中的是上海的人才优势。上海大霸实业有限公司是1993年建厂的,主要生产手机和无绳电话,上海这个厂占地70亩,有员工2800多人,目前上海大霸每年的手机产量可以达到1000多万部,无绳电话可以达到700多万部,是在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大霸公司的生产基地。

  大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彭新淼:上海最大的产业优势跟我们当初选上海的原因,设计人力资源跟技术人力资源在全国跟北京一样都是最好的地方。事实上对高科技工业而言,劳力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技术人才和研发人力,这部分是我们能够在几年之内每年都有非常大的成长、发展的基本因素,所以当时我们在1993年、1994年决心在上海的决定现在看起来是非常非常正确的。

  上海是大陆高科技人才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万,两院院士占全国的11.6%,首席科学家占全国总数的八分之一。就拿徐汇区来说,就集中了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10余所全日制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以及上海科学院等各类科研机构113家,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80多名。而上海大霸有限公司就是充分利用了上海的人才优势,在公司的2800多名员工中,技术人才就占到了四分之一,这其中包括研发人才、制造人才和管理人才等等。

  大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彭新淼:我们有一个计划,希望在上海的研发人才、研发团队可以在一年之内扩充到将近500位,现在有100位,我们希望每个月增加100位、80位的速度来增加。这个部分是我们最满意的地方,像在台湾的话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因为大陆是人才库,基数非常大。不管是上海也好,或者刚才讲的在成都、在安徽合肥、在西安甚至在北京我们都可以找到不错的技术人才。

  彭先生说,像他们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厂房和设备的投资相当大,这方面谈不到什么竞争优势,如果有优势的话,就在于大陆的人力成本相对的低廉。

  大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彭新淼:大陆人力的成本是台湾的四分之一,就是说在台湾请一位相当的技术人员或研发人才可以在大陆请4位,所以在成本部分占有相当大的优势。

  上海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 秘书长 盛九元:各种技术人才都能提供,只要你外商到上海来,你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上海都可以提供,各类人才都是经过长期培养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结果使得它的投资环境、或者整个工业的经济发展环境很完备。

  目前台湾当局财政窘困,地方预算吃紧,对高科技厂商给予大量的现金补贴已不太可能,同时台湾当局缩减了高科技产业的税收优惠范围。对台湾高科技企业来说,一方面岛内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另一方面上海的高科技产业布局已见规模,台商纷纷来上海发展也就不足为怪了。

  上海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 盛九元:惟一可以带动整个台湾经济发展的就是大陆,因此他们把大陆作为他们投资的一个点,希望能够借助整个大陆经济的发展来带动自身企业的扩张、发展,这是他们所选择大陆以上海为切入点的一个最基本的想法。

  在过去的5年里,高新技术大量注入上海传统工业和支柱产业,上海工业为此创造了年均16%的增长速度,以占全国工业十六分之一的固定资产创造了全国九分之一的工业利润。

  今后的5年,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对高清晰度电视、高性能移动电讯、高速宽带网络和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技术开展攻关,信息产业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长速度,使上海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到2005年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将跃升到一个全新水平,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将从1150亿元提升到约4000亿元,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水准,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三大高技术产业和汽车六大支柱工业的产值将实现新的腾飞。

  台盟上海市委员会 副秘书长 凤懋伦:我们在跟台商的接触当中,他们很多的谈到,现在是因为国际的跨国公司都跑到上海来投资了,他们的产业就转移到上海进行生产,很多台商都是配合他们这个产业发展起来的,所以跨国公司到了上海就使得台商,他为了节约成本,必须要跑到大陆来,继续和这些跨国公司合作,所以这个某种意义上是台湾这一波跑出来,电子产业比较多、高科技产业比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市市长 徐匡迪:上海要努力提升科技创新,除了发展金融业以外,上海的产业也要脱胎换骨,过去六大支柱产业,钢铁、石化、汽车、发电设备、成套设备等等,今后重点要发展信息产业、生命科学延伸出来的生物医药工程产业和新材料,这些要集聚我们创新的能力,要形成一套创新的机制。

  主持人:市场大、人才多、前景广,这些都是台商看好上海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因素。我们的记者在上海采访时,不少台商说,要想开拓大陆市场,一个好的途径就是首先进入上海的市场,而进入上海以抢占高科技产业最具有前瞻性。(编导:高辉)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