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清明台胞返乡祭祖忙


  2002年4月5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 李峰: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除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祭拜先人的家事活动之外,祭拜中华民族的始祖更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事情,每到这个时候,两岸之间的航线就开始变得格外繁忙起来,今年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清明节祭祖金厦直航”首次开通,让返乡的台胞减少了不少的奔波之苦。

  3月29日上午,“清明祭祖金厦直航”的首批团组——台湾金门“林氏宗亲团”共180多名团员,乘坐金门“马可波罗号”到达厦门和平码头,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岸的首次清明节直航。这些团员大多都是同安的金门同胞,而他们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回大陆福建漳州、泉州等地祭祖扫墓。

  3月30日,128名在福建生活、工作的台商也从厦门出发,经金门中转回台湾地区祭祖,他们说此次金门、厦门实现“直航”,确实感到方便多了,但同时又表示,作为个案被当局批准的这次清明节“直航”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福建台商:泉州地区第一次从厦门到金门“直飞”台湾。我们希望常常有定期的航班,这是迫切需要的。

  福建台商:因为本来一次的费用3000多块(人民币),现在一次费用1150块,相对回去坐回去一趟,从这条路上走,可以回去3次,如果一年原本回去3次到4次的话,我们就可以回去到12次。

  福建台商:在节省时间跟金钱方面,增加蛮大的方便,所以我觉得还是“三通”好。

  据记者了解,4月4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经由“金厦直航“回大陆各地返乡祭祖的台湾同胞人数高达4000多人。

  主持人:今天我们演播室特意邀请了两位来自台北的嘉宾,这位是台湾著名的专业画家,被称为荷花大师的张杰先生,欢迎张先生,谢谢;这位是台湾心里美全民推展协会理事长何若兰女士。二位刚刚来到北京,经过了多少时间的旅程?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团长 张杰:我从上午6点开始起床,到飞机场我们要走一个多钟头,飞机场要等飞机,到了澳门,还要转机,还要签客,还要检查行李。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总发言人 何若兰:从家里出门,到北京的旅馆要12个小时。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团长 张杰:一天折腾下来真的很累,可是我们很兴奋,不觉得累,晚上洗个澡,快要睡觉的时候,累得不得了。

  主持人:特别赶到清明节,清明节赶来是不是有特别的意义?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团长 张杰: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日,纪念祖先的,因为中国人还是很重视祖先。

  主持人:那么何女士,这次带队,很多台湾朋友一起来参加这个祭祖活动,你们团员们的情绪怎么样?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总发言人 何若兰:非常激昂,一听说祭祖,我要参加、我要参加,大家都来了。所以这回团员来了50个人,是相当庞大的一个团,因为中国人对祭祖是非常重视,我们在台湾一直都这样做,所以一听到说回到祖国来,又要到八达岭长城华人怀思堂来,大家都说我要来、我要来。

  主持人:那这个祭祖活动,有什么样的一些仪式安排?您能不能给我们做个介绍?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总发言人 何若兰:4月5号上午10点钟,在怀思堂的炎黄二帝的殿堂里面做一个很肃穆的仪式。我们还有祭文,那个祭文好长。

  主持人:主要是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总发言人 何若兰:完全就是缅怀我们的先祖,中华文化绵远流长到整个世界,让所有的华人, 除了流着中国人的血之外,还有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文化,大家都不管多远都要回到我们这片土地来。

  4月5日上午在北京八达岭的长城华人怀思堂举行了“情系中华、叶落归根”的清明祭祖活动。海峡两岸的代表以及一些海外华侨的代表共计100多人齐聚礼祭大厅,面对庄严肃穆的炎黄二帝巨型铜像,缅怀中华始祖、期盼两岸和平统一。

  来自台湾祭祖团的马克山老先生作为台胞的代表宣读了祭文,之后在凝重悠扬的古乐声中,众人敬香、鞠躬,表示对炎黄二帝的敬意与怀念,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主席张曼新作了发言。

  欧洲和平统一促进会 主席 张曼新:我们无限地怀念始祖、前贤、先烈,思考着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大业和民族伟大复兴。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的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李欣聃:我在台湾呆了五十几年,我就一直想大陆,今天能够到这里祭炎黄二帝,我感到非常感动,我刚才感动地都要掉泪了,这是我们的祖宗啊。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马冠荣:我们想念祖国,我们朝思暮想,可是因为两岸的政治大环境,我们无可奈何,没办法,我们时时刻刻想赶快统一吧。

  主持人:我知道台湾非常看重这个过清明节,一般有一些什么样的讲究?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总发言人 何若兰:清明节头一天,大家都往乡下跑,台北市万人攒动,那个火车站、汽车站挤不进去。有一年我都被挤得不能呼吸了,我才晓得台湾民间特注重,深更半夜就坐车回去、开车回去到乡下,一大早就携家带眷,老老少少都上山去祭拜。要拔草、要种树,之外还带了牲礼、水果、鲜花,还带了一些金纸,烧钱给祖先,让他们在阴间也好过。同时有一个东西很特别的,就是要亲手做的,我每年都教我的侄儿、侄女做,就是做春卷,炸了就是春卷,不炸就叫润饼,就做这个东西,一卷一卷,卷好去炸了,去拜,这个东西是少不了的,除了鸡、鸭、鱼、肉以外。

  主持人:台湾在清明的习俗、传统是一脉相承。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团长 张杰:像我母亲在台湾过世的,那我们清明节一定是全家去坟墓前献花、点香烛,也看看有草,把它拔掉,坟墓有问题,我们把它修缮一下。

  主持人:张先生,您怎么来看,就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清明这个节气呢?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团长 张杰:还是中国有个传统就是对父母要孝顺,你借这个机会去纪念他,尤其对下一代,我们有子孙,子孙就知道,上一代对祖宗是这样重视,他将来也会很重视。我是生在上海的,所以我回祖国来,我是非常兴奋的,尤其跟大陆已经隔了十多年,我就想起初中时候有一首歌的一段,我想唱给你们听: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她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有这样的丰富的财产。

  主持人:非常好,非常好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团长 张杰:就从这几句里面,你就看到,中国强大了,刚才我们讲到中人,我非常兴奋,有少数人认为他不是中国人,我说你会后悔,我身为中国人,我非常骄傲,现在有个杂志出我的书,叫“新中国人的骄傲”,我们21世纪是新中国人,因为抬头了,强大了。

  主持人:张先生这番话确实非常感人,由此看出张先生对祖国的感情是非常深。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团长 张杰:因为我们大陆去的,也会影响台湾,那台湾当然也有一部分会影响我们从大陆去的人,其实都是非常接近的,各方面都差不多,文化是一致的。

  字幕:金门台胞到厦门杏林村寻根祭祖。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清明节,无论是大陆同胞,还是台湾同胞;无论是从大陆去台湾的“外省人”,还是在台湾土生土长的“本土人”,对宗族的认同,对祖先的敬仰,对逝去先人的怀念都是一样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华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

  维壬午之春,二月清明,海峡两岸,炎黄子孙,谨具香花五谷,酒醴三牲,云集于西川祭祖之堂。

  字幕:2002年四川成都宝光寺清明祭祖大典。

  在庄严肃穆的宝光寺祭祖广场上,红烛高烧、香烟缭绕、钟鼓礼炮齐鸣,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当地群众近万人肃立在祭祖堂外,金龙、瑞狮在祭乐中翻腾,2002只信鸽展翅蓝天。

  同样在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陕西省,每年都要在黄帝陵举行的清明节的祭祖仪式,这也使得许多台胞年年都来这里拜祭。

  字幕:2002年陕西黄帝陵清明祭祖大典。

  全国台联 研究员 杨毅周:因为以前海峡两岸被隔绝以后,台湾同胞就没办法过来,他们的清明节扫墓,挂纸等等一般都是在台湾进行,随着两岸不断交流,两岸交流逐渐增多,更多的台湾同胞又逐渐回到自己原来的祖籍地,去祭祀自己的祖先,在台湾还保留着很完整的祭祀黄帝的传统习俗,这个也是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根的一个认同,对我们民族的最早起源的崇拜,我想这反映了实际上两岸同源同根、同文同种,实际上是同样的一个来源,我想这种对祖先的祭拜,实际上反映了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祖先、认同和文化。

  主持人:这次团员当中除了参加集体的祭拜活动之外,他们自己有没有一些安排呢?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总发言人 何若兰:有,他们这个活动结束以后,好多人都回他们的老家去祭祖。

  主持人:他们的老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总发言人 何若兰:各个省都有。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团长 张杰:完了以后我就准备回上海,我准备在上海就找个房子住下来。

  主持人:在上海安一个家。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团 团长 张杰:我们惟一的希望就是赶快“三通”直航,一切都很方便。

  主持人:虽然这个“金厦直航”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毕竟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也希望这种模式能够延续下去, 真正方便台湾的民众,谢谢二位,谢谢。提到清明节,在我的脑海里总能闪现出一幅这样的历史场景:一批批台胞携妻带子,一家人渡海回到福建、广东等地的故园扫墓,追忆先人创业的不易,教育子女要奋发图强.这种仪式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一直沿革到了今天。如果说,两岸是一脉相承,那么承的就是这香火,这血脉亲情。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下期节目我们再见。(编导:柴玉潞)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