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透析大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


  2002年9月13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李峰:9月4日到5日,国家经贸委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听证会,就部分钢铁进口产品是否对中国大陆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的问题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如果调查属实,那么,大陆将对这些进口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包括提高关税、数量限制以及配额控制等等。由于台湾是大陆进口钢铁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因此,这项举措在岛内引起了极大关注,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大陆从经济上打压台湾。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了减少贸易纠纷,两岸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协调机制?今天我们的热点透视节目为您邀请到了两位嘉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女士,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冠华先生。

  2002年9月4日到5日,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在北京举行了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听证会,就部分钢铁进口产品是否对大陆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的问题,听取利害关系方的陈述。大约5个月之前的4月19日,中国钢铁协会以及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五家钢铁企业,向大陆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对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调查的申请》,说明从2002年一季度开始,部分钢铁产品进口数量急剧增加,价格不断下滑,导致大陆生产企业利润下降、出口量减少、部分企业陷入了困境,失业人数增加。他们认为,进口钢铁产品数量的急剧增加已经给大陆钢铁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要求有关部门尽快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

  5月20日,外经贸部发布公告,决定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5月21日,外经贸部再次发布公告,自5月24日起,对不锈钢等9种进口钢铁产品启动为期6个月的临时保障措施,实施关税配额,对配额以外的进口产品加征7%到26%的特别关税。

  为了保证最终裁决的公平和公正,国家经贸委举行了这次听证会。这是中国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就是否采取保障措施而举行的产业损害调查听证会,两天的会议共有800多人次出席,大陆的一些钢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用户及它们的代理人,涉案国家和地区的钢铁生产企业、出口企业及它们的代理人,以及部分国家驻华使馆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台湾区钢铁工业同业公会和“台湾中国钢铁公司”等台湾八大钢铁企业也派出了代表。

  “台湾中国钢铁股份公司”业务部门副总经理陈泽浩:我们也派了十几位产业代表来,他们的职务都相当高,所以非常重视这件事情。

  台湾烨联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大陆贸易处副处长刘子敬:让所谓进口利益双方都有表达陈述的机会,这是非常正面的一个行为。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出席并主持了第一天上午的听证会。

  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张志刚:目的就是给利害各方以平等发表意见的机会,使我们最终的裁决不仅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则,而且确实是在公正的基础上做出来的裁决。

  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说,最终裁决会在2002年11月20日之前作出。

  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今天听证会后,对所有的发言和提供的证据都要进行分析,可能还要做必要的实地调查。裁决要在11月20日之前作出。

  主持人:那么请教华教授,首先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名词解释,什么叫做保障措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规则里的一个概念,它是为了防止由于进口的大量增加,造成对国内产业的一种损害,采取的一种撤回和修改减让的一种措施。

  所谓保证措施是指:在公平贸易条件下,由于关税减让等承诺的存在,可能导致某种产品对某一世贸组织成员方绝对或相对的进口激增,从而对该成员方相似或直接竞争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在此情况下,该成员方可以对这种产品的进口采取数量限制、提高关税等措施,以便国内受到影响的产业进行调整,适应新竞争。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节目,我们看到,现场有很多的人去参加听证会,涉及的人的层面也非常丰富,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关注这个事件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从美国今年3月份开始实行201条款,对钢铁产品实行保护措施以来,中国就提前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进口国。那么,同时我看到一个统计,上半年大概我们钢铁进口增加了38%,而同时我们的出口却下降了30%,对我们国内的产业影响也非常大。那么这次听证会就是想从各个方面,包括生产、利润,销售、就业等等各个方面,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调查清楚,究竟这些进口对我们国内造成了多大的损害。

  主持人:由此看来,大陆如果对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的话,涉及的范围会非常广,不仅仅会单指台湾。但是我们注意到,在会上的时候,也有不少台湾业界的人士来参会了,那么,在大陆整个钢铁产品的进口当中,台湾占有多大的比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根据近两年的统计,它一般都排在第二位,比日本低,跟韩国差不多。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冠华:从台湾方面来看,大陆也是台湾钢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地区。它的钢产品有将近一半是出口到大陆地区的。比如说在去年它的出口额中,它的主力产品叫冷轧钢卷片,它的45%是出口到大陆地区。而且从台湾整个对大陆出口的比重来看,台湾钢产品在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产品项目中也是在稳步上升的,现在应该是仅次于电子产品、机械产品,还有纺织产品之后的第四类产品。

  主持人:所以我们注意到台湾各界对这件事情非常关注。那么具体来说,这一次如果我们启动保障措施的话,对台湾的业界来说会产生什么样的一种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因为保障措施会涉及三个方面,一个就是提高关税,另外一个就是数量限制,第三个可以实行配额,那么不论采取哪种手段,台湾涉案的产品都会受到影响,它对大陆的进口(出口),一个是受到限制,另外一个就是提高关税以后增加成本,竞争力要下降,这个可能对台湾的产品影响相当大。

  主持人: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经济的个案,但是,我们听到岛内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有人认为说,之所以大陆可能会对台湾的钢产品实行保护性措施,是因为大陆想减少对台湾的贸易逆差。张教授您怎么来看待这种观点?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冠华::实际上,岛内现在不只这一种观点,我还听到另一种说法,大陆是要利用采取这种保障措施来压迫台湾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我想,把这么一种普通的经贸纠纷、大陆入世以后采取的一种很平常的保障措施,把它无形地扩大,甚至说上升到一个中国原则问题的话,那就是有点泛政治化了。实际上,这次大陆采取的保障措施,因为前面也都提过了,并不仅仅是针对台湾的,而是针对这类产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我觉得这种说法缺少根据,或者说缺少常识,因为保障措施,无论是按照世贸组织的保障措施协议的规定,还是按照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它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它不可能无限制地做下去。那么,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两岸逆差问题,即便是在一定时间里可能会有一些改变的话,那么它也只是暂时的,不解决根本问题。

  主持人: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两岸如何来解决贸易纠纷,那么这一次为什么会启动保障措施这种法律程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这是中国入世以后,按照国际规则,按照世贸组织多边体制的、共同承认的这种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手段是最有效的。

  主持人:我们回顾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的历史,这次是大陆第一次运用这种法律的程序来启动这种保护性的措施,那么这样的一种开端,对以后解决两岸经贸问题是不是会有一个很好的借鉴?或者以后会不会沿用这种方式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因为采取一种规范的、按照国际惯例的或者国际通行做法的一种法律程序来解决双边的、或者多边的贸易纠纷问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最重要的是可预见的、公开透明的这种做法,我觉得是正确的。至于说到两岸之间的问题,可以有更多的方法,就是把这些纠纷解决在最终的、要依靠法律来解决之前,那么我们可以有各种沟通的形式,有各种协商的形式。

  主持人: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两岸缺乏一种正式的沟通管道。那么我们想了解的是,在未来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样的一些办法,或者有什么样更有效的渠道能够减少这种贸易纠纷的出现呢?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冠华:过去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各自建立的政策体系,都是靠台湾方面,或者大陆方面自己来建立的,这两个制度面的架构方面缺少交集和互动,也就是说,在两岸之间没有建立起一套正常的经贸交流或者是合作机制,比如说,无论是合作的议题也好,或者是出现问题如何加以解决也好,这个问题就缺乏一个沟通的管道。尤其是海峡两岸入世以后,随着两岸的贸易量或者投资额的进一步扩大,这种纠纷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所以说建立两岸正常的交流机制或者合作机制,应该说是当务之急。

  主持人: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两岸如何来解决贸易纠纷。您认为,对于现阶段来说,最有效、最直接的机制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模式?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冠华:我想有一点就是说,先尽量淡化政治因素,从一些民间,比如说通过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或者是个别的公司对公司这种方式,先建立一个相应的协商或者交流的渠道,就某些具体的问题来大家进行沟通。合作机制相对来说,我认为比正常的交流机制应该要上一个层次。合作机制一般来说就是指目前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一体化组织,一体化组织或者形式。实际上,《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里面的第24条 ,有一个一体化例外。就是说建立这种一体化组织的成员之间,可以采取一些更为优惠、更为特殊的经贸政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我们也看到有很多这样的实例,比如说在2000年起诉的,是韩国起诉美国的钢管,也是一个钢铁产品,起诉美国钢管,认为美国把加拿大、墨西哥排除在外,就是适用范围、适用保障条款范围之外。最后专家小组裁定是什么样呢?认为美国把加拿大和墨西哥拿出去,美国根据的是NAFTA的协议,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所以它就认为美国这样做是可以的。

  主持人:那么有关两岸如何解决这种贸易纠纷的问题,我们的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岛内人士,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说法。

  由于大陆是台湾钢铁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大陆有关部门对部分钢铁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对岛内相关产业造成很大冲击。

  陈泽浩:我们第三季度开始,出口量就减了,整个台湾到这里的量会减,所以整体来看,到年底的统计,今年度应该比去年度要来得少,我想至少要(减少)10%以上,将近40万吨会减少下来。

  刘子敬:不锈钢部分,比方说冷轧0.4(毫米)、还有1到3(毫米)厚度的钢铁现在已经(由于)配额关系都不能再出口了,热轧也即将满足配额。所以我想,这对10月份的(出口)也会有相当大的压力。

  来北京参加听证会的台湾钢铁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王钟渝先生说,他们很看重大陆市场,希望维护这个市场的秩序。为此,他们愿意而且正在跟大陆业者进行沟通。

  台湾区钢铁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王钟渝:其实我们台湾钢铁公会也跟中国钢协做了很多的沟通,有一些沟通我们双方谈得很好,但是有一点点牵涉到政治就遇到了困难,这是一个很可惜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障碍。但是我永远相信,只要努力,困难、障碍都可以解决。以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什么障碍我们没解决过呢?只要我们大家去努力。

  主持人:那么目前两岸贸易之间存在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主要的、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是什么?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冠华:我想无非有两大问题,第一个就是严重的贸易不平衡,因为十几年以来,两岸的贸易逆差、大陆对台湾的总贸易逆差高达1500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造成这种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台湾方面人为地限制大陆的产品进口台湾。所以这种贸易不平衡的增加,在海峡两岸入世以后,无形中肯定会增加两岸发生贸易纠纷的几率。第二个障碍就是,海峡两岸至今在贸易方面没有达成相应的协议,也没有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管道,所以,两岸贸易碰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及时得以沟通或者解决。我想这两个问题应该说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持人:华教授您怎么来看,目前要进一步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话,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晓红:如果排除任何政治因素,我觉得简单说就是经贸关系正常化。我觉得两岸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台湾对大陆的歧视性贸易政策。如果没有这些,我觉得所谓逆差,它可以表现为一种更合理的形式,合理的逆差。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正常化。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冠华: 我觉得从长远来看,海峡两岸建立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机制,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它的迫切性在里面。但是当前,建立经济更高层次的合作机制,还是应该从建立正常化的、一般性的交流机制开始做起,通过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我想应该有这么一个过程。

  主持人:今天我们是透过大陆对部分钢铁产品实行保障措施,来探讨两岸如何来解决经贸纠纷。随着经济往来的增多,两岸的贸易纠纷也会逐渐增加,如何既能更好地照顾到台湾企业的利益,又能更有效地保护大陆产业的发展,两岸建立必要而有效的贸易协调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编导:汪朝晖)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