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大陆新闻人谈两岸新闻交流


  2002年9月9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前不久台湾的“陆委会”就陈水扁提出的“一边一国”论发表了一份说贴,说陈水扁上任以来在两岸关系方面推动了许多极具善意的开放政策,这其中就包括开放大陆记者来台驻点采访,那么在新闻交流方面,台湾当局是否真的有善意?大陆记者在台湾驻点采访,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大陆和台湾到底谁以最大的善意推动两岸新闻交流?今天的《热点透视》节目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演播室邀请的两位嘉宾是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任李安先生,新华社资深记者陈斌华先生。

  人物简介:李安,1991年进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记协)台港澳办公室工作,主要从事与港澳台媒体的交流工作,曾先后四次参与组织海峡两岸记者团到三峡、西藏、新疆、青海、云南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并五次随团赴台进行新闻参访。1992年以来,多次接待台湾新闻界访问团到大陆各地参观访问。

  陈斌华,1993年进入新华社工作,专门从事涉台新闻报道, 2001年2月,作为大陆首批两名记者之一,赴台驻点采访,备受海内外关注。回京后,他撰写了《驻点台湾——大陆首批驻台记者手记》一书。此后又两次带队入台驻点采访,足迹遍及台澎各地,因“舌战陆委会高官”、华航空难报道等再度受到媒体瞩目。

  主持人:陈斌华先生作为大陆首批的驻点记者,非常的幸运可以首先到台湾做一些实地的采访,那您怎么来评价这两年的驻点采访的经历?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我觉得这个驻点采访,感觉最大的一个突破意义,就是记者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意味着两岸关系的一种缓和,第二层次的意义就是通过我们的报道,大陆老百姓对台湾了解比两年前丰富得多,细致得多,非常地深入。因为我们采访深入到华航空难这样的事件,甚至它的风俗,它的节日怎么过,包括台湾老百姓的一些收入变化等等;就是让大陆老百姓对台湾了解,已经比以前那种很概念化,变成一种很形象化的。

  主持人:那么你在这两年多的采访经历当中,你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是我第三次驻点采访就是去采访华航空难,那个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我是一个媒体,是一个中国的媒体,同时也是台湾老百姓的媒体,这个感觉我很强烈。我跟他们是同呼吸的。我在那十天内我每天休息的时间并不多,但是作为记者,我真实地、第一时间地、客观地把台湾华航空难的一些后续,一些家属善后那些情况原原本本地,如实地告诉大陆的老百姓,甚至告诉了西方世界。因为我发的《悲情笼罩澎湖》那稿子,我们发了,美联社直接翻成英文就转发掉了,所以我觉得大陆记者的驻点,不只是说促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促进了世界对台湾的了解,这是台湾当局是没有认识到的。

  主持人:我们还记得在前一段时间,台湾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消息,台湾“陆委会”的一位高官在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指责说,大陆记者在华航空难报道上是有不实的部分,那你怎么来解释这个事情?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其实我们当时发的报道都可以公开发表,包括世界很多媒体都转播,比如我写的这个《悲情72小时——直击台湾华航空难的善后》。我们现在对它的善后工作是做了某种程度上的一种肯定,因为那种情况下,我们更多是站在同情遇难者的角度来做报道。还有比如我们写的,正如我发过一个稿子,也曾经引起很多研究新闻的一些学者的关注,我们写的叫《义工——台湾华航空难善后中最可爱的人》,大家知道对大陆的新闻史有了解的人,“最可爱的人”这个词,是魏巍先生在写志愿军战士时候用的,而我们新华社第一次把它用在台湾的一些慈善组织,包括华航的义工组织的身上,这都是非常大的善意。我觉得台湾指责大陆记者报道不客观的人,应该真正地细心去看大陆记者的报道,同时再比较一下这些报道跟以前没有驻点之前的报道的区别,就要看到历史是永远是在向前走的。两岸记者新闻交流善意的成分永远大于非善意的、敌意的成分。

  主持人:我们采访过很多的台湾记者,他们都说在大陆的采访经历都非常的愉快,也有一些记者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讲述他们的经历,特别是和中国记协的关系非常好,因为中国记协经常会组织一些有关的一些集体采访的活动,甚至包括一些联谊活动,给我们介绍一下。

  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任李安:也是为了方便他采访,也是为了方便他更全面地了解大陆,我们和有关部门一共组织了四次的两岸记者联合采访。1992年去过三峡,当时是全国人大刚刚批准修建三峡大坝,让他去三峡,让他去了解修三峡的情况。

  主持人:也是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都非常关心的事。

  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任李安:非常关注,他们当时有人问过我,为什么要让我们来看这个,我们跟他讲,说全世界都非常关注,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他更应该了解这个,那么2000年我们又组织他们到西藏,因为西藏他自己去的话,不太方便,他去西藏,而且在西藏有些平时没有对外的一些文物也都让他们看了,当然时间关系没有走很多地方,让他们看了,大家也很满意。有的说以前西藏的信息都是从其它渠道听的,能够亲身来西藏,他看到东西,他觉得很高兴。

  主持人:关于台湾记者参加这种大型的联合采访活动,他们的很多节目也在台湾屏幕上频繁地去亮相,也促进了台湾朋友了解祖国大陆发展的变化,据我们的了解,很多台湾记者因为他们设备比较先进,在很多的新闻现场都可以做新闻直播。

  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任李安:对,在一些他们觉得需要的,包括每个月的国台办的新闻发布会,他们都做直播,在这方面,我觉得除了一些很特殊的情况,应该是没有限制的。

  台湾的“陆委会”说台湾当局在两岸政策上有很多善意,比如“开放大陆记者来台驻点采访”等等。那么在两岸新闻交流方面,台湾当局是否真的具有善意呢?我们不妨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从两岸记者采访的先后比较,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记者徐璐、李永得公开宣布经由日本到祖国大陆采访。而在四年后,也就是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锋才以记者的身份到台湾。他们是海峡两岸隔绝42年后第一批进入台湾岛内的大陆记者。

  从开放采访的时间上比较。从1994年至今,大陆批准了9家台湾媒体到大陆驻点采访,而且对申请来大陆驻点采访的台湾媒体没有数量限制。而台湾当局却在2000年才允许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数量限制为4家新闻媒体,而且每家只有2个人。对于大陆近3000家新闻媒体,75万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这样的开放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从采访的规定限制上来说,台湾当局的限制就很多。台湾当局对大陆记者驻点采访用“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来规范大陆记者在台湾的行动,而且大陆记者在台湾驻点采访的范围仅限在“大台北地区”。而台湾记者在大陆采访可以随时在北京、上海、西安、厦门等地采访发稿,行踪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主持人:那么比较目前两岸这种新闻交流的现状,大陆的记者和台湾的记者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他申请办证,申请到地方去采访的一些要求,他们在这些手续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任李安:台湾记者到大陆来采访应该手续还是相对便利的,我们的规定是提前10天,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是直接向国务院台办提出申请,他不用经过任何委托单位他直接申请就行了,那么在一些特殊情况还有很快的,我曾经知道过有前一天申请,第二天就批了。比如张北地震,台湾一位记者直接打电话给(国台办)新闻局的负责人打电话,负责人跟他讲,你先去,咱们补办什么手续,当时是一个周末,我马上约了记者,第二天一早到了记协办了采访证,他马上就去了。

  主持人:特事特办。陈斌华如果你确定一个采访主题之后,你需要多长时间去申请,或者说你能够到达的范围有多大?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比如我们办手续,我们去台湾提前一个月要办手续,而且从我们邀请单位的作业程度来,因为我们台湾记者是直接跟记协申请的,而我们去,要必须经过邀请单位,这个邀请单位里头要经过一级的主管,二级的主管,最后可能老总签了字才能报到“新闻局”,变成我们作业时间至少要两个月。这跟台湾记者比差了非常多。我们去了台湾驻点,但是并不是台湾的每一个地方我们都是能去的,比如我们平常讲限定在“大台北”地区,但是它在进步,我们以前“大台北”地区指的是台北县跟台北市,现在已经扩大到基隆市,因为它也是一种尴尬的状况。因为去台北县的过程中,经常要穿越基隆市。所以它不开放也已经是不可能,然后我们去台湾的其它县市大台北地区的县市要提前给他报备。金、马不让我们去,金门、马祖,我觉得这是台湾的管辖范围,它很荒谬地要求我从福建过去,他说你可以走“小三通”的渠道过去,我说我们认为你是台湾新闻,它也在台湾当局的有效管辖范围内,我们去这个地方做采访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陆委会”和“新闻局”至今就没有批准我们去。

  主持人:我听说,大陆记者的采访证和台湾记者的采访证也是不太相同的?

  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任李安:我们在设计采访证的时候,考虑到台湾记者的一些实际情况,为了不给他造成一些困扰、困惑,于是我们设计的采访证就是后面的落款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是我们民间团体,上面没有国号、没有徽、没有任何可能引起他不方便的地方。

  主持人:避免一些分歧。

  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任李安:据我所知,台湾方面(颁发的)记者证可就不是这样的。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当时我去的时候,因为这个记者证,这是我第一次去台湾拿的记者证,这是全台湾最大的记者证,并不是我们是最大牌的。那是因为当时“新闻局”的“局长”,他就说因为便于识别。

  主持人:要求记者每天必须挂在胸前,以便于走在大街上大家能看出来是吗?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对,而且甚至它连这带子都有讲究,蓝带是男的,红带是女的,就是为了便于识别。李安先生说我们给台湾记者做采访证,就是台湾记者平常佩戴采访的,就这么大,所以他到了大陆很习惯,这么大一个证,你想我夏天带着会非常别扭的。而且在台湾他给外国记者也是这么小的记者证,只有我们是最大的记者证。

  主持人:以示区别,特别地“优待”。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上面都有“中华民国”的字样,有所谓的“行政院”、“新闻局”,这些字样都有。

  李安:我们设计这个记者证,也是不大,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便于他携带,平时他不一定全要佩戴,因为那样容易丢失,他可以放在兜里,所以也有人提出是不是太小,我们还是考虑到为了方便携带,这个随便在这什么地方都可以装进去,所以还是不是很大。

  主持人:对台湾记者来说,采访证的作用,就是在采访的过程当中是出示给对方,以示作为一种证明。

  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任李安:对,如果需要的话,因为有些部门要看你是不是台湾记者?是不是批准来的,可能会看。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我们到台湾出入任何一个机关,都必须主动出示、登记,然后何时离开,要再跟他说一下,他再登记,如果你不离开,他的警卫就处于警戒状态的,他就很紧张,判断你离开我这个大楼,这次任务就算完成了。

  主持人:我读到陈斌华的大作当中,有一些章节非常的有趣,就是说有很多描述,到台湾的一个感受,始终有人在跟踪你,成为了一个非常热点,大家很津津乐道的话题,包括其他的驻点记者也有同样的感受,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您当时被跟踪的时候,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这个对我们来说就是好玩,没有什么,因为我们就是记者,我们没有带任何的特殊使命,我们的目的就是做采访,所以你要跟,无所谓,而且这些记者走之前,我们都有提醒我们后来者,说可能有这个事情,所以大家心态都比较坦然,只不过有很多记者心里觉得不舒服,因为尤其像女孩子,她觉得自己被人家监控,总归是很不舒服。尤其在我们的台湾同行到我们的房间里面来,拿一些检测针孔(摄影机)的小仪器,也能够听到嘀嘀响,所以你感觉到人就像一个透明人,心里可能不舒服。但是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两岸隔阂了50多年的一个必然的东西,可能初期他们有一种疑虑,但是我希望这个尽快能取消掉,而且很多跟踪我们的人,很多,你比如说,当时我去澎湖,警察局的负责人,他也没有表明身份,但我们大家心知肚明,互相不知道身份的情况下,和平相处了三天,每天他接送我们,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经历,合影留念。

  主持人:现在两岸关系,可以说还是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新闻媒体应该有它自己的社会责任,那您认为两岸未来加强新闻交流,它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任李安:新闻媒体是促进两岸交流的一个桥梁,交流中,两岸的新闻工作者,实际上也起到相互了解和沟通作用。事实上,两岸的新闻交流,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中,是功不可没的,两岸的民众是靠新闻交流来了解对方的情况,新闻交流断了,就会使两岸相互交流的信息中断,反而会产生更多的误会,所以无论两岸关系碰到什么风波,两岸新闻交流是不能中断的,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主持人:新闻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是一种媒介,是两岸民众沟通的一个媒介。今天谢谢二位嘉宾光临我们的演播室。谢谢。到目前为止,台湾记者到大陆来采访有近6000人次,而大陆记者赴台采访仅有300人次,并且受到台湾当局相当大的限制,新闻媒体是民众了解资讯的重要渠道,限制两岸新闻交流,只会加深两岸民众的隔阂。(编导:贺亚莉、罗怡)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