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台湾民众期盼的发展之路


  2002年9月4日星期三播出

  主持人:有两项台湾最新的民调值得我们关注,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最新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受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的影响,台湾五分之一的低收入家庭入不敷出,台湾TVBS民意调查中心的另一项最新的民调显示,全台湾20岁以上每天失眠的人数约有56万人,再加上前不久台湾万名劳工举行的全民反健保调涨大游行,这些都在透露着一个信息,台湾岛内出现了经济不景气,民众生活节奏紧张,心里负担加重。求稳定、求发展、求和平,成为台湾民众的普遍心态。那么对于未来台湾民众到底希望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今天《热点透视》节目我们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演播室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的副主任毛仲伟先生,欢迎毛教授的光临,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珠女士,欢迎杨女士的光临。

  日前台湾经济研究院公布了下半年消费者信心指数,整体看来民众对未来的经济景气抱着不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对就业机会相当悲观。其中54.1%的民众认为物价会持续上涨,而48%的民众认为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差了,63.3%的民众认为下半年的经济景气会继续变坏;高达76.5%的民众认为工作不好找,这些显示了台湾民众对岛内下半年各项消费指数仍抱着悲观的态度。失业率升高,民众生活负担加重,但台湾当局还宣布从九月一日起调涨健康保险费率以及部分费用。为此台湾五万多名民众走上街头进行游行,抗议当局上调健康保险费。

  游行总领队林惠官:经济非常地衰退,失业率这么高涨的时候,大家荷包都缩水的时候,拿2300万人来开刀征这个所谓健保税,我觉得非常不对。

  主持人:那么首先请问杨女士,从我们刚才小片里介绍的台湾现在出现的种种情况,您认为,台湾民众现在普遍持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或者他们对未来是一种什么样的寄托呢?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珠:我觉得根据我去年和今年两次回到台湾,我看见的是经济和社会比较可以说低迷,比较萧条,所以民众对政府,或者是对未来的生活有一种不太安定,不是很有希望这样的感觉,我作为一个从台湾回到祖国大陆来的台湾同胞,看到这种现象我是比较痛心的。

  主持人:毛教授您认为出现这种社会现象它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是怎样?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毛仲伟:我觉得首先有大的经济环境的背景因素,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所谓绿色执政所带来的岛内危机感和不确定感,因为这个“绿色执政”以后首先它有一个“台独”的问题,这个岛内民众很清楚,国际社会也很清楚,祖国大陆很清楚,它在关注,看它怎么走?那么在这里面时而模糊焦点,时而放出一些挑衅性的东西,所以使台湾民众在对当局的走向上它产生一种不确定的威胁感。所以我也接触到的一些台湾客人讲,现在祖国大陆是生机勃勃,充满了一种希望,而台湾好像是危机四伏,充满了一种失落、悲观的情绪。

  主持人:刚才我们探讨台湾经济现在处于一种不景气的状态,民众的信心在下降,那么面对岛内的这种形势,对于一般的台湾民众来说,他们会希望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或者他们对未来的设计会是怎么样?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杨慧珠:我想其中有一部分人他们就选择了出走。在前些年,在他们还没有信心的时候,甚至于台海发生危机的时候,他们可能选择就是到欧美移民,哪怕甚至于是太平洋上面一个小的岛国,听说叫贝理斯。但是这种事没有前途的,甚至于是在经济上面造成很大的损失,包括商人等等。但是这两年来很多的人他就面对现实,他知道真正能够发展的、能够有前途的是在大陆。所以不管政府怎么讲,现在越来越多的台胞,学生也过来了,专业人士也过来了,商人更不必说了,包括甚至于一些移民,我所知道有些移民他在一个地方选择过来生活定居,整个全家搬过来的很多。

  台湾民众都希望经济转好,工作好找,生活舒适,但是岛内持续的经济低迷状态,让台湾民众感到失望,一些民众把目光转向大陆。“到大陆去”已不只是台商和台湾一些政界人物的专门话题,不少台湾民众也开始到大陆生活、学习、就业,而且热潮是一波接着一波。在大陆高校里,约有1万名的台湾学生在求学;在大陆513家大型企业中,台湾人才占了海外员工比率的20.7%;在上海,有30万台湾人定居。来自台北的张千涛先生一家目前居住在上海的鸿禧花园,他花了210多万人民币购买了一套360平米复式结构的房子。

  台胞张千涛:生活费用上面,要比台湾低了许多,在这里我没有压力,到台北我可能会相当辛苦,负担会增加许多,包括小孩的教育费用,家庭费用,家里的水、电、煤(费用)。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最近,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现象,有很多台湾人选择定居在大陆,特别是在东南沿海,还有一个最新的地方,就是上海也成为大家一个热门的选择,那么毛教授你怎么来看为什么会在这个历史阶段,出现这么一个台湾民众选择大陆这种移民潮呢?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毛仲伟:现在祖国大陆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面貌,一种前景,一种机会,这个对台湾同胞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一句老话叫“乱邦不入、危邦不居”。它整个展现出一种欣欣向荣景象的时候,那么对于创业来讲是一种机会,对于台湾有些传统企业是第二春,也是一种提供新的前景,一种新的可能性。这里面它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我觉得是台湾同胞也好,或者全球炎黄子孙也好,展示自己才华、创业的一种机会。当然商人他要赚钱,那么赚钱这是可以发达的地方,这个是有一个很必然的联系。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台湾民众的一种普遍心态,就是求稳定、求发展,有一些民众突出反映他希望来大陆交流,甚至到大陆来定居,来学习,那么杨女士我知道,您从1991年来到大陆现在应该说有11年的时间了,那您认为在大陆的生活您个人能不能感到习惯呢?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珠:开始有一段相当的适应期,但是这几年是越来越好,基本上我现在如果我再回到台北或新竹,和我住在北京或到大陆的其它城市感觉都差不多。

  杨慧珠简介:1957年生于台湾新竹,1979年毕业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机械工程系,并获博士学位。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1991年回祖国大陆定居,应聘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现为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在大陆来定居呢?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珠:主要有好几个原因,一个最大的原因应该说我是从小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可是因为生长在台湾,后来在海外留学再回到台湾大学教书,始终没有机会真正踏足到我的故乡、我的祖国土地上面。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我第一个就是愿意回到自己的地方,然后作为一个老师,以前有一句古话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乐也”。我当然希望能够教到最好的学生,我一向向往的,就是我自己的母校,我是新竹清华毕业的,那么在北京我们的老清华,清华园里面有我们最优秀年轻的学子,所以这是第二。再来是因为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年纪都大了,作为中国人,他们一直有一种叶落归根这样的一个希望,所以我们全家一起回来了。

  主持人:我想很多台湾朋友的想法可能和你非常地相似,据你的了解,像你的台湾朋友他们到大陆来发展来定居的话,他们主要选择定居的地方主要是集中在哪些?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珠:应该说全国各地都有。当然比较多的应该是东南沿海这几个省份,还有一些比如说台商比较集中的,比如说福建、广东、或者是浙江江苏,或者是上海的昆山,台商聚集区,厦门或深圳,但是其实我发觉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台湾同胞,有商人,也有其它行业的,还有学生等等。

  最近几年,不少台湾同胞不仅选择在大陆生活,也选择在大陆求学。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有句顺口溜“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它反映了当时台湾整个社会对留学美国的向往以及对美国文化的肯定,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一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大陆对台湾学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近年来,台湾学生中兴起了一股到祖国大陆求学的风气,而且越来越热。岛内数以百计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大陆知名高校进行参观访问。台湾一家主要介绍大陆大学动态的网站“台湾网大”,每天上网的人数约为23万人次,多数是大学生。据统计,参加2002年大陆高考的港澳台考生共有3293人,是历年来港澳台考生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这些学生主要报考北京和上海的高校,专业以法律和商学类居多。台湾学生王冠玺毕业后,放弃了去美国留学和去英国工作的机会,来到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他说他到北大读博士,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台商到大陆来做生意,他们需要对大陆法律知识有深入研究的法律人才。

  台湾学生王冠玺:这几年大陆跟台湾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非常需要有人深刻了解大陆具体的社会背景,这个包括它的法令、法规还有它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交往的相处的模式,都需要有人做一个中介的角色,或许我们学社会学科的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到一些效果。

  主持人:那么现在暑假已经结束了,新学期就要来临,我知道今年又有不少的台湾学生要到大陆来求学,那么清华大学也可能是很多台湾学生选择的一个地方,目前有多少台湾学生在清华就读呢?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珠:目前台湾连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话,有几十个,如果不算今年新生大概有三十位,然后我正好跟学校问了一下,今年刚刚入学有十五个研究生,他们各种专业都有。

  主持人:那么毛教授据您了解,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的一个总体情况是怎么样?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毛仲伟:我觉得从早期来看,很多都是学传统医学,中医的特别多,那么现在是各行业。祖国大陆的学科专业比较丰富,而且现在教学质量各方面都已经跟国际接轨,所以它各行各业,各个专业都可能有,包括国际关系方面,法律方面的。同时还有涉及经贸领域的,也考虑到两岸未来关系的发展,在经贸方面的服务,尤其在涉及经贸法律方面的服务,这个对他有用,学以致用,而且以后他可以直接在这儿就业。

  主持人:刚才毛教授谈到一点就是说现在来大陆求学的人的层次都在不断提高,其实我们注意到不光是层次在提高,而且领域也是越来越广,因为现在包括“立法委员”,包括媒体记者,包括工商界的大佬,也纷纷来学习选择他们需要的一些专业来进行深造,为什么会出现这股热潮?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珠:我觉得他们应该是比较有,用台湾的话来说,是前瞻性,就是他看见两岸的合作发展的前景。刚才毛教授提到就是有一些学法律以及经贸的,我正好认得几个,就是在北大念法律的博士,毕业之后他就没有回去,就留在北京。虽然现在北京好像对于台生好像还没有开放律师执照,但他们就在等,那现在他们等于是在一个实习的阶段,已经开始为台湾来这边投资的台商做一些法律顾问的事情,包括一些房地产投资的事情。我觉得他们主要是看好整个的前景。

  主持人:对一般的学生来说,他毕业以后他的就业取向是怎样的?多半是怎么样去选择他们今后的道路呢?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毛仲伟:这个我个人觉得,因为从现在台湾各种调查来看,比如说在一些白领层次进行调查,工程技术人员调查里面,想要到大陆谋职业的人已经占了相当比重。

  台湾一家人力银行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台湾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离开校园二、三个月,却仍有高达68%的人找不到工作,为了求职而到处奔走。这使"毕业就是失业"这句话得到了印证。同样另一项调查也显示,只有7.34%的台湾企业表示在今年第四季度有招收职员的意愿。这意味着应届毕业生想在年底前找到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台湾青辅会职训中心主任陈景盛:产业外移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我想青年朋友的就业当然更困难。

  台湾失业率攀升,一些台湾民众把目光投向了大陆。据台湾方面的保守估计,在大陆的台资企业里就有近13万台籍干部。而在大陆513家大型企业中,台湾人才占海外员工总比率为20.7%,而且多位居中高管理阶层,显示了台湾人才在大陆企业中崭露头角。

  主持人: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台湾民众对于未来的期许,那么据岛内媒体的报道,早期的时候很多台湾人到大陆来发展的话,他更多的是看中高薪,那么现在有一种转换,也许他在大陆的收入比台湾还要低,但是他看中在大陆有更多升迁或者有发展的机会,他愿意来,那么杨教授你怎么来看待这种转变?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珠:我想人总是希望他有非常美好的前途和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因为你要用高薪来吸引的话,不见得这里的薪水就高,像你刚才说他可以去国外,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大陆来,因为他可以看见这个地方不但是中国人来,所有的外商、外国人也都看好,这在全世界来讲,确实就像是一个刚刚升起的太阳一样,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地方。无论是对商人或者是对其它各行各业来讲,他愿意自己的事业能够发展,所以看好大陆,来到大陆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最后我们再探讨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在两岸关系上岛内出现了这种“政府冷、民间热”的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比较大的现象?杨教授您怎么来看?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珠:民间热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这就是民心所向,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前不久作为全国青联副主席,带一个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访问团到台湾访问,对岸迎接我们的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是国际青年商会的、总会的,加上一些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当选人等等,这么优秀、杰出的人才在一起,他们之间感情碰撞的火花,他们之间思想的交流,流露出来的两岸同胞这种亲情,那种水乳交融。那种血浓于水的感觉,我没有办法想像。如果不是我亲身体验我都不太敢相信的,但这就是很自然的,所以我觉得民间热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没有办法阻挡的。

  主持人:一位在大陆生活工作的台湾朋友说,不管在台湾也好,在大陆也好,都希望能有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大环境,如果两岸关系紧张,我们怎么能过得平稳、安定呢?其实他的心声也是台湾民众的心声。(编导:贺亚莉、翟钰)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