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两岸记者云南行


  2002年8月23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 李峰:海峡两岸记者西南联合采访团在结束了重庆的采访之后,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云南省。在重庆他们关注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峡工程建设,在云南的采访似乎就轻松了许多,因为他们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云南的旅游资源。神秘的泸沽湖风光和美丽的丽江古城成了他们采访的重点。请看记者的报道。

  7月5日,海峡两岸记者西南联合采访团一抵达昆明,就受到了云南省领导的亲切接见。云南省常务副省长牛绍尧向海峡两岸的记者们介绍了云南省的有关情况,以及台湾民众到云南旅游的情况。2001年共有23万人次的台湾同胞到云南旅游,云南所有的旅游景区几乎都有台湾同胞的足迹。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不同的居住地域,不同的社会结构、独特的风俗习惯,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不同的语言文字,为云南增添了令人神往的色彩,也使云南拥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这些旅游资源中,具有神秘色彩的泸沽湖摩梭风情是台湾记者们最为向往的,摩梭族的神秘走婚制是否和人们心目中的一夜情是一个概念呢?带着疑问,海峡两岸记者西南采访团的记者们踏上了去神秘女儿国的路途,车子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盘旋而行,穿越了座座高山和层层峡谷。虽然路途遥远,一路颠簸,但是当第一眼看到泸沽湖时,台湾的记者们都认为不虚此行。

  台湾《联合报 》记者 汪丽绢:我是第一次看到泸沽湖我觉得很漂亮。非常漂亮。

  泸沽湖是一个天然的内陆淡水湖,位于云南与四川两省交界处,面积50平方公里,海拔2680米,平均水深45米,湖中有八岛十四湾和一个海堤连岛,湖岸植被葱郁,清山环绕风光旖旎。

  泸沽湖的四周,居住着三万余名摩梭人,他们因至今仍沿袭着带有明显母系社会特征的家庭结构和走婚习俗,而被社会学家称为东方“女儿国”。海峡两岸记者西南联合采访团的记者们来到了泸沽湖畔、格姆女神山下的宁蒗县永宁乡里格村。这个村庄有32户人家,木楼依湖而建,是摩梭民风保存较完好的一个村庄。夕阳斜照中,泸沽湖上水光潋滟,摩梭姑娘、摩梭小伙子们坐在猪槽船上缓缓划过,伴着湖边村庄的袅袅炊烟,这一切是那么宁静、恬淡,恍若世外桃园。

  摩梭人在远古的时候,属于羌人部落中的游牧者,在同自然界索取物质条件的漫漫岁月里,最终定耕定牧在以泸沽湖为中心的云南宁蒗、丽江和四川的盐源等地。目前中国约有五万多名摩梭人。

  摩梭人的家庭一般由十几人组成,多则三十余人。家庭成员中,祖辈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辈则只有母亲、舅舅和姨母。家中由辈份最高的外祖母统帅,由一名能干的妇女负责安排生产劳动及操持家庭经济,保管财物,家人都绝对服从她的安排。其实最能体现这种母系氏族文化特征的是摩梭人的走婚制。目前,泸沽湖大多数摩梭男女仍实行这种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

  在摩梭语中,“阿夏”是情侣的意思,又是对自己爱人的一种亲昵的称呼。男女双方一旦确立阿夏关系,男阿夏在完成一天的生活劳作后,黄昏时刻到女阿夏家去夜宿,女阿夏则在自己的花楼中迎接他的到来,第二日清晨男阿夏陆续走出各自女阿夏家门,回到母亲家里,开始一天的生产生活。男女双方终身在各自母亲家中生产生活,双方除婚姻关系外,没有家庭经济关系,子女由母亲抚养。男方视自己的经济能力,给予帮助和关爱。阿夏双方感情一旦破裂,双方立即停止走婚,转而重新寻觅走婚伴侣。由于双方不存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因而关系解除比较自由。姨表、叔伯兄弟姐妹之间禁止走婚。

  家住里格村的谢拉克已有36岁,家里有20多口人,东森新闻的记者在采访时,恰巧碰上她已经结交了三年的阿夏正在她的家里。

  台湾东森电视 记者 蔡廷玉:阿夏关系有多久?

  摩梭人 谢拉克:阿夏关系可能就是五年多。

  台湾东森电视 记者 蔡廷玉:你们认识多久才开始进入这个阿夏阶段?

  摩梭人 谢拉克:三年。我们摩梭大家庭就是走婚制就是男不娶,女不嫁,我们婚姻方面晚上男方走女方家。

  摩梭人的房屋为木料结构,四壁由剥过皮的原木两端砍上卡口垒制而成,俗称“木楞房”,一般为三方一照壁式四合院,分正房、经堂、花楼。

  摩梭人 谢拉克:我们摩梭大家庭我们几代人在一起,这个房子是我们祖母房,就是可以是厨房,可以是祖母房,然后这个是经堂,经堂是我们摩梭大家庭大小(人)谁不舒服,喇嘛念经、作法一般任何人都不能进去,然后这个房子是男人走婚的房子,这个是摩梭姑娘花房,花楼在这边,如果男方开始谈恋爱、走婚,从外边翻窗户进来。

  在泸沽湖两天的采访时间中,海峡两岸的记者们深入到摩梭人的家庭进行采访,他们的镜头摄下了泸沽湖美丽的风光,他们的笔也记下了摩梭人对爱情的执着。

  台湾东森电视 记者 蔡廷玉:我之前看了一些资料,很多人觉得说这是不是跟我们现代人的一夜情是不是差不多的,但我实际去了解,我的感觉是我觉得他们这种走婚制度反而比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就是所谓的“一夫一妻制”说不定那种感情是更坚固的,因为他们要先有感情基础,才能够去走婚,而且我问了好几个老阿日(奶奶),她们一辈子就这么一个阿夏而已。

  被誉为“高原水乡”的丽江古城是这次海峡两岸记者采访团云南之行采访的另一个重点。丽江古城地处滇西北高原,是纳西民族的聚居地.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族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3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在宾馆稍做休息后,海峡两岸的记者们就到了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大研古城进行采访。丽江古城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是祖国大陆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乡镇。丽江虽然称为城,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城。据说这是因为当时的土司姓木,木字加了围墙就变成了“困”,因而丽江古城就没有修建围墙。虽然这个传说并没有得到考证,但是正因为丽江坦荡胸怀,广纳开放,才使它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看着丽江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象,台湾中天电视的记者李雅惠在古城的流水旁进行了现场报道。

  台湾中天电视 记者 李雅惠:水是纳西族的命脉,在丽江古城里头,小桥流水户垂柳人家的美丽画面,足以媲美大江南的美丽风光。

  的确,古老的丽江古城随处可见清澈的水,潺潺水声“哗、哗”直响,水底的石子清晰可见。“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水而多了几分魅力。古城有几十条小河,玉龙雪山流下来的水被引向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一些小街、小巷沿水而建。古往今来,纳西人都喜爱在房前屋后种树栽果,在庭院养花,古城因此出现了“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景象。

  丽江古城里水多,因而古城里桥也多,共有大大小小475座桥,有的桥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丽江古城,街道是由五彩的石头铺就的,别小看这些石头,它们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凹凸不平的石面经过数百年的摩擦和洗刷,已变得圆润和光滑,在小雨中散发着一种古朴的质感。迎着小雨、跨过小桥,走过石头路,你会感觉到历史的厚重就在身旁。

  居住在古城里的纳西族是一个具有艺术才能的民族,纳西族的男人是琴棋书画烟酒茶样样会,丽江旅游开放后,纳西族的男人们也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在店面里售卖自己雕刻、绘画的包含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艺术品。早在数千年前,居住在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祖先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东巴图画象形文字,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存活着的远古文字。如图似画的纳西东巴象形文字仅有2100多字。在丽江大研古城的红房子画室里,中天电视的记者认识了纳西族的杨竹虎。

  台湾中天电视 记者 李雅惠:纳西族的男人琴棋书画烟酒茶样样行,在我旁边这位小虎就是标准的纳西族人,你平时从事什么样的活动?

  红房子画室 杨竹虎:平时我就雕刻、雕刻工艺品,有空的时候就玩一会自己的乐器。

  台湾中天电视 记者 李雅惠:还有养鸟、养兰花。

  红房子画室 杨竹虎:对,这是纳西族传统的,养花养鸟,每家都养的。

  这间只有6平米多的画室里,挂的都是杨竹虎雕刻、绘画的作品,这些纳西文字在记者的眼里看起来不像是字,更像一幅抽象的艺术画。

  红房子画室 杨竹虎:这是代表“花好月圆”,意思就是,这个就代表“花”的意思,这个是代表“好”,“月亮”就是这样写的,纳西的文字,“圆”就是这样,这个很容易看出来,“花好月圆”。这个就是代表男孩勇敢,因为这是代表一个男人手里拿着一个战旗,就表示了他勇敢的意思,这是象形文。

  丽江古城除了卖艺术品的店铺还有咖啡店和酒吧。这些酒吧也都是面水而设,水边有树,树影婆娑,游人们就在岸边品尝咖啡、喝茶聊天,这一切使丽江古城里弥漫着一种特有的从容和恬静。看着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古城,台湾的记者们也不禁啧啧称奇。

  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 刘善群:在纳西古城开放观光以后,属于外来的酒吧文化也接踵而至,但是纳西民族有着喜欢接受外来文化的特色,因此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景象。

  游览了丽江古城,了解了东巴文字还并没有对纳西族的文化完全了解。许多游客认为如果不听纳西古乐就不算真正到了丽江。在古城“大研洞经古乐研究会”的大院里,你可以听到正宗的纳西古乐。纳西古乐亦称丽江洞经音乐,被国外人士称为“在中国各地已经失传的音乐”,其中保存了部分的唐宋名曲。古老的乐器在老人们的手中发出无比舒缓、美妙、和谐的声音,典雅的调子,柔和的旋律,悠长的流韵,有如空谷之风、天外之响,溢满你的心间,把你引入一种虚无缥缈的意境。而此时,乐师们也一个个闭上眼睛,陶醉和沉迷在自己奏出的美妙幽雅的古曲之中。

  西南采访活动结束了,十天的行程虽然紧张却给两岸的记者们一个交流的机会,也使台湾记者更加了解祖国的西部。

  海峡两岸记者西南采访团 秘书长 杨毅:通过这几天采访,应该说给我们海峡两岸记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西部,一个真实的重庆,真实的云南,我想这就是一个真实西部,既有困难,又有希望,既有挑战,更多的是机会。

  主持人 结束语:海峡两岸记者西南联合采访团在重庆和云南进行了10天的采访,采访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保、民族风情等方面,一路走来,一路采访,记者们都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相信通过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必将把多姿多彩的西部风情展现给台湾民众,让人们从中看到一个真实的西部。(编导:贺亚莉)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