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节目内容     栏目介绍     法律法规     编导手记     专题报道         



房地产市场的“杭州现象”


  自1999年以来,杭州市商品房销售价格的累计涨幅居全国前列。目前杭州市中心的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4500元以上,比两年前上涨了65%。市场主流房产(高层和小高层)平均房价达每平方米5300-5800元,最高房价平均达每平方米16000元。同时,作为房价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主要拉动因素的地价涨势更为惊人。杭州市中心土地出让费从1998年底的每亩200万元逐年上涨,1999年为每亩500万元,2000年则达到每亩800万元。尤其是,杭州城西的楼面地价从1998年底的每平方米800元,涨至4200多元,增长了5倍之巨。

  杭州市房地产价格的“异象”,不仅表现在价格的动态涨升和绝对水平上,还反映在其价格的相对水平上。南京与杭州同属副省级省会城市,且分别为长江三角洲和上海市两翼重要的中心城市,但近年来不管是房价还是开发投资量,杭州都明显要高于南京;2000年杭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7.8%,而南京仅为3.1%。与杭州并称为“人间天堂”的苏州市,其人文环境、地理文脉、经济发展水平等与杭州都较相似,两地的房地产发展程度理应差距不大,但其楼市的发展却是不温不火,总体价格水平远低于杭州:公寓均价在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最高约在每平方米2800元,最低甚至有每平方米800元,排屋价格也只在每套30-40万元。

  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商品,房地产价格的涨落反映市场调节的要求,必然有其内在的供求背景。杭州的房地产之所以出现“杭州现象”,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城市居民住房需求持续上升

  2000年杭州市区人均GDP达到4600美元。根据国际惯例,这一经济发展阶段正是住房需求高速增长的阶段,因此,现阶段杭州正处于住房需求持续增长的时期。根据“十五”规划要求,到2005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市区和萧山、余杭达到省确定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7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万元(约4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由上述经济发展指标可以预计,未来5-10年杭州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杭州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从1990年的7.8平方米发展到2000年的10.6平方米,2001年底达到11平方米,计划至2005年达到12.6平方米。据杭州市经济信息中心预测,2005年市区人口计划至182万左右(按年增长4‰计算),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6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31.5平方米(按有关资料,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大约相当于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即1平方米居住面积相当于2.5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至2005年共需新增住宅建筑面积985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增住宅需求197万平方米。

  在此背景下,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将进一步向“住、行和服务、休闲、享受”等更高级的消费层次发展。居民的住房需求也将持续较高速度增长。

  2.促市政策激发购房需求

  1999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十大政策措施,包括:允许外地人购房入户;允许外地单位、个人购买杭州市内销商品房,并即可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允许已售公房上市;放开公房使用权有偿转让市场;出台推动高层住宅销售的六项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建立市场信息网;大力推广购房按揭贷款;大幅降低交易税费,交易手续费从2.5%调到1%等等。“十大促市政策”的。出极大地激发了杭州市民的购房热情,有效地吸引了众多的“素质移巨和“投资移民”来杭州发展。大量潜的购房需求在短期内被集中激发和释放出来,使市场出现阶段性的供求矛盾。

  3.市区大规模拆迁的货币化置效应

  近年来,杭州市政府为了把杭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开展了大规模旧城改造。对市区的场、火车站、主干道、住宅区、绿化带实施大面积的拆迁改造,同时开展全市范围的拆除违章、违法建筑工作。而拆迁安置主要通过货币化和方式解决,从而促使得到货币补偿故迁户们踊跃进入房产交易市场,成了当前房地产消费市场的一支主力军。同时由于拆迁、拆违工作的进行,市区可供流通的老房子大幅减少,二手房源的减少也成为促使房地产价格上扬的原因之一。

  4.“住在杭州”的吸引力

  1999年杭州市在“十大促市政策”中首次提出了“住在杭州”的概念,2000年的“西湖博览会”更使之成为打响杭州城市品牌的响亮口号。政府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上做足文章,大力宣传林州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地理交通,积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条件,从而使杭州所独具的自然环境、人文气息和生活品位充分得以展示。的确,与住在同样经济繁荣、同为“人间天堂”的苏州不同,住在杭州你便能坐拥山水。杭州市山水环绕、城景交融的自然环境在全国可谓绝无仅有,这成为杭州能吸引大量外来购房者的重要资源。

  从近期已召开的几次房交会的资料反映,“住在杭州”的独特魅力使不少国内外人士,特别是省内温州台州、义乌、绍兴以及杭州周边市县的高收入人群来杭购房极为踊跃。外地人购房已从32%上升到50%以上,撑起杭州房市的“半边天”。

  5.土地招标拍卖制度推动房价并强化涨价预期

  近年来,杭州市的房地产开发地,除经济适用房外,几乎全部实公开招标拍卖。由于杭州“四面环一面临水”的地理环境制约了城市扩张,老城区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因此杭州市实施了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储备来源从单一企业存量土地发展到旧城改造用地、闲置土以及没收的违法用地等十大项;从“毛地”出让变成“净地”出让;从开商自行招商到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招商。但房地产开发用地仍显不足。2001年上半年共招标成功12宗土地,如果按每个开发项目平均开发期为三年计算,则相当于36宗,这与市区10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需求相比差距明显,地价随之也在拍卖的槌声中节节攀升。由于地价上涨导致住房价格上涨的预期,开发商在投标或报价时出价更高,形成“高地价——高房价——高地价”的价格循环推动。目前,杭州市中心的土地成本已升至每平方米2400元,再加上级差地租,每平方米的土地价格在2800元左右。由此,杭州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成本已达到总房价的50%。

  6.非住宅用房价格和投资型购房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售价较高的商业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在商品房构成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其价格的上涨对商品房整体价格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2001年杭州市写字楼价格首次出现上涨,比上年同期上涨2.1%;2001年二季度,杭州市商业用房价格大幅飚升,比上年同期上涨38.5%。其主要原区是杭州拆除了大部分违章建筑,造过商业用房急剧下降;而有些商业用在随着道路、环境等改变,投资价格大幅上升,其价格也随之攀升。

  由于杭州市的房地产市场持经火爆、价格不断攀升,吸引了愈来愈多的投资型购房者。近年来,在杭城的购房者群体中,投资型购房者的人数不断上升,一些楼盘的投资型客户占了40%。投资型购房行为的增加一方面是房地产价格上升的产物,同日也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房价上涨。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桂昭君 杨旭)

  
摘自《中外房地产导报》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