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鹰击长空(之六)——高飞的“竹蜻蜓”(2003年6月9日)


  两千多年来,古老的“竹蜻蜓”一直是中国孩子手中的玩具,然而它却为西方的设计师带来了研制直升机的灵感,被国际航空界视为直升机旋翼的最早雏形。在竹蜻蜓最早起飞的国度,研制自己的直升机已成为中国几代航空人共同的梦想。

  1996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直升机终于首飞成功,这就是直11直升机。

  (高原试飞,倒飞,侧飞,高寒试飞,起飞,自转下滑)

  精彩的飞行特技充分显示了直11直升机的卓越性能。但是,一些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的直升机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就没有使用价值。

  在2000年举行的高寒试飞中,直11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成功地打开了“飞行禁区”。而且,直11冒着零下28摄氏度的低温连续航行2小时,创下了中国直升机飞行史上的低温飞行新纪录。

  令人炫目的直升机特技动作是依靠竹蜻蜓一样的旋翼系统来完成的。比如直升机在空中突然停车时的自转下滑特技,就利用旋翼自转着陆;着陆时要求试飞员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完成调整航向、降低速度等7个动作,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些高难度的试飞项目,直11都一次性顺利完成,使得以特技飞行闻名的俄罗斯试飞员对直11的品质性能赞不绝口。2001年春,直11获得了由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民用生产许可证,成为中国目前惟一获得这项证书、并经过全过程验证的直升机机型。直11总设计师丁仪赋予了直升机全新的设计理念。

  丁仪:“直11是我国首次自行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从它的技术特点来看,属于单发动机、单旋翼、单尾桨的直升机。它从旋翼上共有三面旋翼,采用了星形柔性桨毂,桨轴采用全面复合材料,机身由金属、复合材料两者结合,起落架采用带阻尼器的滑橇式起落架,油箱第一次采用复合材料。

  目前,直11已成为在国内使用出勤率最高的直升机,教练、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等多个领域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在江苏省第三届消防运动会上,直11出色地完成了高层灭火抢险救人的实战演习,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直升机参加的消防演习。

  2002年,一架直-11型直升机在中央电视台安家落户,内地媒体首次拥有了自己的专业直升机。在中央电视台直播长江三峡截流的历史时刻,我们共同目睹了直11航拍机带来的精彩画面。经过几代航空人的艰苦攻关,在20世纪末,制造直升机的梦想终于实现,高飞的“竹蜻蜓”被赋予了新一层的含义,再次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骄傲。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