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身着白衣,手握医疗器械的战士;他们为救治陌生人的生命,甘愿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医护人员同样面临SARS传染威胁,人们焦急、心痛。如今,令人欣慰的是,科研人员终于为他们打造出一道道安全的屏障。
层层穿戴的防护服对所有的人都是一种心理压力,医护人员更是为此做出了心力和体力的双重付出。而这种用特种材料制作的新型防护服,别看重量只有1500千克,但防毒功能比三层传统的防护服还要可靠,更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而且还有排汗功能,可有效透降低衣内湿度,使穿着舒适。
这个轻便的正压医用防护头罩,可以把外界的空气经过净化消毒后,通过气泵输送到头罩内,在佩戴者头部的上前方由上向下形成清洁空气气流,使头罩内部的气压大于外部,既有效防止了污染空气进入头罩,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降温效果。
专家们还设计了针对患者的隔离服,这种隔离服的内层采用了具有荷电吸附功能的材料,可以把患者排出的带病毒和细菌的分泌物吸附在内部。患者穿上它以后,自己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里面的病毒和细菌很少能扩散到外面,在传染病患者的运送过程中,可有效阻断病毒、细菌对医护人员和环境的污染,在移送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大显身手。
普通救护车经过改造,就变成了运送传染病患者的专用车。车辆的后舱被密封后加装了空气消毒系统和负压系统,采用与正压头罩相反的设计,让车内空气的压力相对小于车外压力,这样,在运送患者的途中,车内的污染气体就不会向车外扩散。专用救护车的担架床也与众不同,床架被精心设计了可推拉的活动装置,担架被抬到救护车门口后,一个人操作就能让躺有患者的担架平稳上车。
今天,在与SARS的斗争中,担架也有了新概念,变成了“卧室小屋”。这种被称为负压隔离舱的担架,计为一个密闭结构,配有空气净化进气口和空气消毒过滤的出气口,通过出气口的负压装置,让“担架小屋”内的污染空气不能随意扩散。医护人员还可以从隔离舱外观察病员的生命体征和进行早期的救护。
监护患者的工作烦杂劳累,仅测量体温一项,就让护士们每天多次穿梭于病房病榻之间,无形中增加了被感染的几率和工作强度。传染病员体温中央监测系统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患者只要把安在床头的体温传感器夹在腋下,通过网络系统,一个护士就可以同时为多个患者测量体温,电脑同步储存、分析所接收的监测数据,患者体温变化情况还能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主治医生。这一系统将让医院测量患者体温的工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面临生命威胁,医护人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的民族筑起了一道医疗防线,面对SARS病毒,科技人员用科学和技术为白衣天使修筑了安全屏障。我们相信,依靠科技手段和众志成城的决心,我们一定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战胜SA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