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3)(2003年5月3日)


  拥有三千八百万人口的重庆,是享誉中外的山城。在涌动的人流和车流之间,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的示范性工程——“跨座式单轨”系统吸引着市民的目光。独具魅力的交通方式,在给西部山城的百姓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为我国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装备逐步实现国产化,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第三篇:轻轨——迈向国产化

  “跨座式单轨”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交通方式之一,目前已被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大量采用。这种投资省、占地少、爬坡能力强而且转弯半径小的轻轨系统,恰好适应了山城重庆地形起伏变化大、城市道路狭窄、坡陡弯急的特殊地貌,凌空飞跨繁华闹市区的轻轨线路宛如城市的腰带。

  您是否注意到:轻轨线路上没有枕木和钢轨,也不用铺设道渣,列车是直接骑跨在钢筋混凝土的桥梁上面行走。充有氮气的橡胶轮胎使列车运行的噪音降到最低,其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而要确保这项先进技术在中国的成功应用,关键在于攻克“PC轨道梁”的制造和架设这两大科研课题。

  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科研技术人员自主开发的高精度可灵活调节的模板系统,完全满足了轨道梁复杂而多变的线形要求,将每一片桥梁的质量精度都控制在毫米级,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

  设计师们从单轨列车的转向架上颉取灵感,成功的研制出世界上首台单轨架桥机及其配套设备。它采用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的横向自动调平技术,确保架桥机在运架作业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一片片重达60多吨的桥梁安全、精确的就位,有效解决了在大坡道、小半径的城市中心地带单轨架梁的技术难题,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科学规划与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把我们的镜头转向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天津。这里,我国第一条时速达100公里的轨道交通项目——津滨轻轨正在紧张建设之中。绵延约50公里的高架线路穿越大面积的海滨软土淤泥层,在满足速度和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大部分桥梁的设计在我国首次采用了简洁、时尚而又颇具现代感的独柱墩连续箱梁新结构,大大节约了工程预算。

  张金立:“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投资比较大的公益性事业。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与国内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组成联合体,共同设计和管理。通过学习、消化国外先进技术,逐步提高国产化水平,使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津滨轻轨项目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组建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实施科学的企业化运作,并选择了一个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的机车车辆和设备控制系统,通过联合攻关,使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

  用不了多久,这辆中国造的轻量化不锈钢轻轨列车,就将驰骋在这条现代化的交通大走廊上,把天津市的中心区与渤海湾畔的滨海新区紧紧的维系在一起。它对天津市工业战略东移,建设全方位开放的国际港口大都市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而津滨轻轨项目的建设费用,要比国内同类项目降低30%这一不争的事实,更会对未来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典型的新鲜经验。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