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晶体的诞生
站在光彩夺目、色泽绚丽的宝石晶体面前,很少有人能够漠视这种纯洁、自然和美的魅力,人们常常禁不住俯下身来,从内心中发出惊叹:“世上居然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它怎么长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现在的人们已经能够精确地作出回答。有时,自然界中晶体的形成就同盐的结晶过程一样,从溶液中诞生。如,岩石的裂缝处充满了溶解的液态物质,结晶体逐渐沉积在岩石表面。当岩石表面饱和的溶液蒸发之后,晶体也就随之形成了。有时,许多晶体是在令人难以置信的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如,在岩浆中熔化、流动,尔后随火山喷发的矿石冷却后,晶体就诞生了。大自然用地球内部的超高温火炉来冶炼晶体,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神话中孙悟空在老君丹炉的三味真火中炼成火眼金睛。
但是,自然界蕴藏的晶体不论在质量、数量和品种方面都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因此,科学家就师法自然,模拟自然界的成矿条件来培育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
你知道最开始研制人工晶体是在什么时候吗?杨德忠院士告诉我们说:“这个早啦。比如说在中国古代,就有炼丹的这些术士,他们实际上就是在弄人工晶体。还有最简单的,从海水里提炼食盐,把海水拿到池子里去,让它晒干,它里面就可以形成很小很小的氯化钠的晶体,那就是人工晶体。”炼丹术士为寻找长生不老药,把一些化学物质配方后,拿到高温火炉中去烧,没想到它的丹丸虽无回天之力,却开创了化学科学的源头。同时,创造出了原始的人工晶体。炼丹术士炼出的这些晶体大多是硫化物,因为硫化物在高温下很容易结晶。
人造红宝石可以说是人工晶体大家族中的开山鼻祖。它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维尔纳叶于1890年采用焰熔法制成的。人工晶体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其间人们发明和设计出了包括提拉法、下降法、水溶液法以及冷坩埚法在内的四十多种生长方法。
晶体的生成有的可以在几天内完成,比如盘子中盐水的结晶;而有的晶体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比如在岩浆内形成的矿物晶体。有时同样的元素可形成多种晶体,比如最软的石墨和最硬的钻石就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纯碳。
寻找十全十美的晶体一直是科学家难以实现的理想。因为无论是在大自然中诞生还是在实验室里合成,晶体都会由于不可逃脱的地球引力难以完美成形。于是科学家们希望换一种环境去生长晶体,建立永久空间站实现了这一切。在高空微重力环境中,即使比重不同的物质也可以均匀混合、和平共处,因此长出的晶体晶格缺陷少,组分均匀,结构完整,性能优良。
目前,各国科学家的造物本领已巧夺天工,不仅能用人工方法合成出自然界已有的晶体,如水晶、金刚石、人工合成胰岛素等,也能用人工方法合成出自然界没有的晶体,无机晶体如最常见的半导体单晶硅,有机晶体如青霉素等。
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人工晶体已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在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大显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