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车轮。4月15日至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得到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积极响应。围绕科技创新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如何从人文的视角认识和思考环境与生态问题?高技术的发展将哪些新的社会人文伦理问题推向了前台等问题,各个领域的学者们从科学和人文两个层面展开了讨论。让自然科学的成果更多的为人文社科学者所关注和吸纳,让人文、社科的视野,更多的进入自然科学家的思考,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新的联盟的形成。按照计划,科学与人文论坛将是一个长期的行为。
梦想与现实
遇到这样的大堵车,很多人都会萌生让汽车飞起来的念头。这款空中飞车,在将来或许能帮助人们摆脱堵车之苦。8个41千瓦的引擎可以确保这辆重达一吨的汽车腾空而起,它的功率总和接近普通轿车的5倍。强大的引擎还可以让它以每小时六百公里的时速飞驰。不过,现在这辆飞车还不能在普通的路面上起飞,因为强劲的旋转引擎所产生的巨大风力,将对路面造成影响。虽然现在空中飞车还处在研究阶段,但是它一旦可以上路,人们就必须制定新的交通规则,来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
行驶安全是每一位驾车者关注的首要问题,开车时的疲劳驾驶或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会使汽车突然偏离车道,造成交通意外。美国一家公司设计的汽车无意识换道警示系统,就可以时刻提醒司机把注意力集中到路面上来。安装在后视镜中的微型摄像头,会全程纪录汽车两旁的车道标志线,并将信息实时传送给车载电脑。一旦汽车在司机无意识的状态下偏离车道,系统就会发出警报。现在这套系统还只是装配在一些大型货车上,几年内会向轿车普及。
电影——数字全方位
伴随着电影的诞生,电影海报盛行了100多年,最近好莱坞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互动电影海报。利用互动电视以及媒体播放技术制成的电影海报,把电影的精彩片断一一呈现给观众,完全摒弃了以往电影海报平面纸张的表达方式,给观众以前所未有的电子图像体验。观众只需要走到电影宣传的大屏幕前,插入自己的智能卡,就可以欣赏到电影宣传片了。这种新技术还可以给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通过观众的选择,这种电影海报就能知道他喜欢哪一种类型的电影,并把那种类型的电影片段全部展示出来,以便观众有更多的选择。
数字特技在电影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可是究竟有多少是真正为内容服务的呢?现在的电影数字特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为了表现宏大的场面和精彩的动作效果,而是强调对细节的刻画。比如在人物的塑造上,更加注重对演员表情的采集,然后再加以处理,使它与电影情节结合的更加紧密。超级数字大片《星球大战前传》,虽然也运用了大量的数字特技,但是却没有得到电影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有些专家指出:合理的利用数字技术,使之更好地为影片内容服务,而不是为了特技而特技,才是今后电影数字技术发展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