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科学院启动知识创新试点工作的第六年。在过去的五年,中科院的知识创新试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在信息产业领域,龙芯的诞生就极具代表性。
龙芯一号通用CPU是在中科院新时期发展战略思路的指导下知识创新试点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被誉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依靠有限的科研经费,一个年轻的团队,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实现了中国CPU芯片从无到有的突破。
在项目成立之初,课题组就面临巨大的科研经费压力。芯片业巨头英特尔每年的投入是其当年销售收入的15%到20%,高达百亿美元,而中科院计算所研究龙芯的投入是1000万人民币,几乎占到全所科研经费的一半。面临的困难是艰巨的,但是没有退路,中国要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自己的芯片。
根据2001年芯片市场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产业部有关部门对未来芯片市场的预测,可以看出相对个人电脑市场而言,在广泛使用的嵌入式芯片市场和涉及国家经济、信息、国防安全的服务器市场大有可为。那么做什么样的芯片才能在市场生存呢?显而易见的是,如果跟英特尔等成熟的芯片霸主进行面对面的交锋,是九死一生,前途暗淡,那么嵌入式芯片市场和服务器市场是不是有机会呢?
嵌入式芯片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它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掌上电脑、电视机、电饭锅、微波炉,甚至汽车等多种产品里都离不开它。拿汽车来说,通常一辆汽车上大概需要三、四十枚嵌入式芯片,如果能够用国产化的龙芯芯片来替代国外进口的芯片,汽车的成本还可以降低,对厂家和老百姓来说,无疑是受益匪浅。另外龙芯独有的防黑客和病毒的硬件设计,能够有效地防止来自网络的黑客和病毒的攻击,将给我们的政府、国防、经济等重要部门提供更加安全的保证,因此,用龙芯装备的国产服务器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找准了市场定位,就有了在市场生存的基本条件。龙芯把眼光放在了潜力巨大的嵌入式芯片市场和服务器市场是进入市场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为了让龙芯能够早些进入市场,在龙芯通过鉴定3个月后,中科院计算所等国内七大科研机构及IT厂商联合发起了国产CPU龙芯的产业链联盟,志在推动龙芯的产业化进程,利用群体的力量找到龙芯在各领域的适用点,将业务锁定在电子政务、行业专用设备、金融服务、自动化控制、通讯、手持设备、信息家电等领域。联盟成立之后将不断地吸引各专业领域的有志于推动中国民族产业发展的企业加盟,从而推动以龙芯为龙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龙芯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当代CPU的关键设计技术,并且随着采用龙芯的“龙腾”服务器的问世而吹响了产业化的号角。在充满希望的道路上,龙芯正在成长,我们将拭目以待,关注龙芯的发展,关注中国信息产业的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