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西北门户之称的陕西省拥有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技实力。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陕西的科技和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建设经济强省的强劲动力。
科研实力托起高科技企业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内成立较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凭借本地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优势迅速发展壮大。成立于1999年的西安海天天线科技公司,专门从事移动通信天线和相关设备研发,它的主要技术力量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公司建立之初就迅速推出天线产品,技术上达到了国外同类技术的水平,并研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短短几年内他们又在移动通讯基站天线技术上获得近二十项专利,打破了我国相关市场被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到2002年海天公司已拥有国内移动通信基站天线20%的市场份额。
模式创新促发展
离西安82公里的杨凌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这里是传统的农业区,现在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经成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辐射源。在杨凌金坤生物工程公司,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与企业结为一体。他们用胚胎工程技术繁育良种牛羊,成功率达到60%~70%,实现了工厂化繁育。金坤公司还把经过胚胎移植后确诊怀孕的牛羊分散到农户养殖,并回收母畜和幼畜,使农民的收益提高了,经营风险降低了。这种“科研人员+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带领农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克隆技术走入中药现代化
陕西是我国中医药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传说神农氏曾在陕西宝鸡一带遍尝百草开创了中医药的历史。陕西地跨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有七个气候区,中药材生长条件优越。据统计,陕西植物药种类占全国的30%,国家科技部把陕西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种植基地之一。
(陕西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达480万亩,天麻、杜仲、丹参等大宗品种的产量占全国的1/4)
在西安纳贝生物工程公司,科研人员把植物细胞克隆技术用于中药研究,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用成分样本,进行大量复制生产,既保护了珍贵药用植物资源,又为中药走向世界开辟了新途径。目前陕西省已经形成了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相结合的中药研发队伍,近年来,陕西中药产业的产值和利税都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
陕西省省长贾治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陕西的科研教育资源丰富,这些资源又多集中在以陇海铁路陕西段为轴线的关中地区,去年国家协助我们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星火产业开发带。我们省决定把‘一线两带’建设成为拉动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带动陕南陕北和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征途中,乘上科技快车的陕西正在向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目标高速奔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