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科技中国行——安徽篇(2003年3月4日)


  20多年前,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在安徽小岗村徐徐拉开,从此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年后的今天,记者看到,安徽正依靠高新技术,又一次掀起了经济发展的大潮。

  生物制药是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的干扰素是治疗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在干扰素生产中有一项关键技术,就是用人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清除蛋白质。过去人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一直依赖进口,1毫升就要1千多美元,而且使用20多次就要更换,制约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所经过18个月的潜心研究,掌握了单克隆抗体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为大规模生产干扰素铺平了道路。

  为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发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等国家级新药。现在生物制药已经成为安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2年,火热的车市刮起了一股 “瑞风旋风”。记者在合肥见到了制造这场旋风的江淮汽车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十几年前,江淮汽车引进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开发出客车专用底盘,一举占领国内80%的市场,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础。

  1995年,江淮汽车采用国际九十年代的轻卡技术开发出载货汽车,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0年,它又向商务车市场进军。

  江淮汽车能不断开发出新产品,依靠的就是科技。在主要产品的研发上,他们采用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使产品的开发速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科技为江淮汽车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带动了安徽省120家、全国300家配套企业共同发展。

  记者来到有“中国古铜都”美誉的铜陵,这里是我国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建国后铜陵人依托资源优势,建立起全国重要的铜工业基地。

  进入九十年代后,以铜老大自居的铜陵人产生了危机感。要想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只有依靠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铜陵市决定以建设电子材料产业基地为突破口,带动全市经济的崛起。

  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涌现,其中铜峰、三佳、精达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铜陵板块”。铜陵市的经济也大有起色。

  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在采访中说:“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科教兴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选战略,并从多方面作出努力。首先是明确定位,就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把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培育成经济发展的第一增正点。其次就是培育主体,努力形成企业吸纳和转化科技成果的内在动力机制,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科技使安徽成为皖江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