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周末特报(2003年2月8日)


  【周末视点】

  芯片人——从科幻到现实

  今天的科幻可能就是明天的现实。芯片人就已经从科幻片中向我们走来了。

  英国科学家凯文·沃威克,一年前他在自己的左臂肌肉层植入了一个3毫米的方形芯片,这个芯片连接了100个电极,能够把他的神经脉冲信号发送给了电脑,人体与芯片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结合。真正意义上的芯片人诞生了。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解决人脑电波与电子信号间转换的问题。

  把芯片植入大脑,人们就能控制千里之外的电脑,还能用脑电波进行交流,甚至可以把知识直接写入大脑,所有这些都是人体芯片发展的更高理想,但凯文·沃威克教授更希望人体芯片会更好的保障人们的健康。他相信,假如给残疾人装上人体芯片,他们就有可能健康的生活。

  尽管如此,全社会的很多人还是对芯片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两颗心,一颗是砰砰跳动的心脏,而另一颗却是冰冷的人体芯片,他是人还是机器?如果用芯片扩展大脑的机能,是人脑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人脑?用脑电波来进行交流,如何保护个人的隐私?芯片人会不会成为被操控的工具?人类又会不会被自己研制的电子超人所淘汰呢?

  不要指责人们的这些过多的疑问,因为从不断的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任何科学丰富和完善的必经之路。

  【点击前沿】

  (1)老鼠与人

  过街人人喊打的老鼠,回溯几千万年前,竟然与人类有着亲密的关系。英国剑桥大学的罗杰斯博士和其他科学家共同研究的结果显示:我们人类基因中的99%都和老鼠一样。通过对比老鼠和人类的基因图谱,科学家们发现,老鼠和人类的3万个遗传基因中,只有300个基因完全不同。所有这些数据表明,在7500万年至1亿2500万年前,人和老鼠有着共同的祖先。亿万年的进化形成的这1%的差距,竟然造成人鼠“兄弟”间命运如此大的差异,真可谓是“造化弄人”了!

  (2)人类行为组计划

  正当“人类基因组计划”胜利在望的时候,日本科学家又提出了一项大胆的“人类行为组的测序”计划。在《自然》杂志上,日本科学家就描述了一个人类思想测绘的计划来帮助人们了解文化的多样性。这个计划将会把人们的思想划分成记忆、规划和感觉状态等类别,来探索不同个体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个计划将于今年2月份在日本启动。

  (3)昆虫也会搞窃听

  美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发现更是令人惊叹。一向被视为间谍专长的窃听,在自然界中早就存在。其实在昆虫和植物的长期生存“战争”中,昆虫们早已开始了“窃听”行动,这种窃听表现在它们能够感觉到植物体内微小的变化。当植物被昆虫啃咬时,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一是吸引这些昆虫的天敌来捕食它们,二是告知植物自身的防御系统加强“军备”,制造出对昆虫有毒的物质。会窃听的本领,会让昆虫迅速的破译出植物所发出的求救信号,提早做好准备。至于这场战争谁胜谁负,就要看他们的破译技术和反应速度了。

  在包罗万象的大自然中,有着太多惊人的相似,这也在一个侧面暗示着人类和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毕竟我们都共同生活在这样一个生命的星球上。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