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残破的皇帝诏书送到了故宫博物院,经专家们认定,诏书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纸,叫蜡笺纸。蜡笺纸在隋、唐时期较为盛行,现已绝迹多年,而制作蜡笺纸方法也早已失传。为了修复蜡笺纸这类文物,故宫博物院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探寻制作蜡笺纸的传统工艺。
中国是发明纸的故乡,纸的种类繁多,蜡笺纸是中国十大加工纸之一。查阅历史资料记载,对“蜡笺纸”只有简单的描述,而具体的制作方法只字未提。
宫中留下的皇帝使用的蜡笺纸已经成为文物,不能作为修复材料使用。所以只能另辟蹊径,寻找制作蜡笺纸的古老工艺。
研究小组仔细观察蜡笺纸,发现它的厚度比其它纸要厚。
根据对故宫院藏蜡笺纸的剖析,研究小组在十几种的宣纸中,找到了一种宣纸作为蜡笺纸的纸基,从而达到蜡笺纸要求的强度。制作蜡笺纸的第一步确定了。
经过对破损的蜡笺纸的化验,发现在蜡与纸之间有一层粉状的有色填充物,于是断定蜡笺纸的颜色是在上蜡之前就已经染好了。纸基经过染色,既可以改变纸的外观,又可以改变纸的内在质量。
为了和文物用的蜡笺纸一模一样,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研究人员还要在上色的纸基背面洒上金泊,以显示出蜡笺纸的高贵。
作为应用的纸张,平整是最基本要求。经托合、染色,洒金接下来就是纸基的上墙绷平。研究小组按照制作纸的古老方法,一步步试验,纸的质地和原来蜡笺纸越来越接近了。
绷平后接着是砑光处理。这些制作的程序,虽然看似简单,但需要平时积累大量的经验和一些手法,甚至连用力的大小都与纸的质量有关。
蜡的选择更是关键,不同种类的蜡,它们的结晶状态不一样,理化性能也各不相同。
如何在纸上涂蜡也同样是疑难问题。蜡涂厚了写不上字,涂薄了,蜡层很难均匀,极不美观。
研究人员经过多次的反复实验,制作出与蜡笺纸相吻合的蜡质,并均匀地涂在精心制作的纸基上。
纸张涂蜡后,其色泽晶莹明亮,手感光滑柔润,不容易受潮,并有防虫蛀作用。在故宫博物院现藏的文物中,有许多蜡笺纸文物,其中有些已破损严重,等待修复,找回的古老工艺终于开始应用到蜡笺纸文物的修复中,失落的古老工艺又重见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