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出世神韵(2003年1月2日)


  大约一千年前,当青州的和尚收拾龙兴寺的劫后残石,舍衣藏佛的一刻,他们也埋下了一个祁愿:希望有一天佛像重见天日。斗转星移,今天得逢盛事,昔日的佛像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历史上是佛教艺术的昌盛之地,这次出土的北魏至北宋时期的佛教造像,是我国20世纪佛教艺术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为什么叫佛教造像呢?凡是佛教内容所涉及到的不同等级的,既从佛、菩萨、到罗汉、护法神等,用石头、木、铁、铜等材料做成的像统称为佛教造像。

  青州的佛教造像碑是早期流行的主要品类,虽残破但流畅,在石材上的描金彩画,衣纹饰物仍如当初般熠熠生辉。

  微笑是北魏佛造像的一个典型特征,佛的笑是深邃的,于宁静中透出百般的慈爱。菩萨的笑是亲切的,平静中带有种种的俏皮。

  东魏的造像则在对称中求变化,一佛两菩萨均与造像仪轨迹丝丝相合。高翔的飞天,吐莲的翔龙,使人无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感受到佛的关注,就连背屏上的每个部位都能映入人的眼帘。

  按常规,佛像都应是直立着的,但这会使朝拜的人视觉上形成盲点,工匠们在考虑佛与人之间怎样才能达到一种情感和心理的交流后,总结出比较科学的造像方式,根据佛像的大小高低,将其视角,身体即背屏的倾斜角度作适度的调整,达到一种亲和力。

  到了北齐时期,造像以单体立佛为主,体态丰满圆润、宽肩厚胸、薄衣贴体、造型简洁,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健壮与力度之美。美丽是可以丈量的。古时候是没有尺的,那工匠们造像是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呢?优美的外形与真人又有什么比例关系呢?

  中央美院罗教授介绍到:“青州的佛像,由于岁月的剥蚀显得斑驳,但色彩依然纯正,光泽不减当年。这是因为古人用的是纯天然的矿物颜料,如红的朱砂、蓝的孔雀石、及藤黄、石绿等,经过研磨形成粉状颗粒,然后调和明胶上色。另外这些佛像是用当地的天然石灰石为石材,所以能力经风雨,颜色性能稳定。”

  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这批青州佛教造像采用了贴金的装饰手法,工匠们将金箔裁成不同大小的形状,平贴在佛像皮肤的裸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双手、双足、胸部,然后将金箔接缝处打磨整平。

  青州佛造像精美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信息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昔日艺术的辉煌,他至今仍吸引着人们去体味着东方艺术的独特神韵。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