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族
一向被人认作冷冰冰的机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受人关注的国家大剧院虽然在2004年才会建成,但专门为它做外部清洗的机器人已经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出来。与以往吸盘式机器人不同,这个机器人利用金属边框作为行进的轨道,机械手抓住边框,带动身体向上移动,腹部的滚动轮则能让它横向滑行。它上面还装有一个摄像头,地面工作人员可以收到它传回的画面,并通过无线电遥控指挥它进行清洗工作。
(2)这个取名达芬奇的世界第一台心脏手术机器人已经开始投入工作了。由于事先设计周密,它的手术只需在病人的右胸开几个小洞,操作起来精确到位。即使连续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它的手臂也不会颤抖。它的病人通常三天就可以出院,2个星期后就能恢复。没有人会把它当作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它甚至会带来一场心脏手术的革命。
(3)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医院里,机器人已经能够承担起以往药剂师的全部工作。医生只要把处方传到药房的电脑,它就会自动读取信息,并迅速取药、装瓶,整个过程只要10秒钟。在每年要开出40亿份处方的美国,它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药剂师读错医生处方、看错患者姓名的几率。现在,机器人药剂师正在全美国各大医院药房逐渐普及。
(4)机器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科学家们目前正在试图让沉默的机器具备更多的人性特征。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这个机器人用四台摄像机作为自己的眼睛,由15台电脑控制的21个小马达能够让它表达高兴、恐惧、惊讶甚至轻蔑。有了情感表达,它就具备了人工个性,这就为将来它们与人类建立某种形式的友谊,打下良好的基础。
打造美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现代科技聚焦人们的餐桌时,更多的美味佳肴也就随之出现了。
(1)日本政府最近推出了一种名为“东京X”的新型杂交猪。他们利用包括北京黑猪在内的世界优质种猪进行杂交培育。小猪的成长过程是在几乎无菌的环境里进行,任何人进入这里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每天两次的定时喂养以营养丰富的大麦为主,而不使用转基因饲料。正是这些严格的标准,打造出了杂交猪纯净、鲜美的肉质。
(2)澳大利亚科学家前些天宣布,他们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牛身上含有一种决定牛肉是否鲜嫩的基因,根据这种基因可以判断肉质的鲜嫩等级。动物基因专家认为,如果让鲜嫩等级最高的公牛和奶牛进行交配繁殖,那么生出的小牛,肉质将更加鲜嫩。这样,即使普通人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道鲜美的牛肉大餐。
(3)肉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发芽生长。最近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成果:从蘑菇和鱼肉中提取一种化合物,与某种血清混合后,能够大大提高肌肉的生长速度。这意味着,在培养器里种植肉类是可能的。专家说,有了这项技术,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太空任务中,宇航员就可以循环制造新鲜肉食,做到食物的自给自足。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也对这项技术大加赞赏,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并不会有任何一只动物受到伤害,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