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巧手锁大江(2002年12月21日)


  2002年11月6日,导流明渠成功截流,使三峡工地再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是三峡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实施截流过程中,三峡建设者攻克了一个个难题,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

  导流明渠左岸的纵向围堰为什么修的这么长?原来,在1997年大江截流时,建设者就已考虑到:将来这儿是一个交通困难的孤岛,等导流明渠截流时,左岸所需的砂石料很难运进来,于是就有意多修建一段。您看,他并没有影响大坝截流前的整体美观。当这次截留需要石料时,只需爆破一段,就地取材,爆破采用的是先进的预裂爆破技术,对大坝也不会造成损伤。

  导流明渠的底部是一条光滑的人工河床,那抛投的石料如何在这个河床上站稳呢?首先必须在江底的上、下游龙口部位分别修一道拦石坎,这是明渠截流成功的关键和基础工作之一。

  截流中,由于上游围堰承担的截流落差比下游大两倍,所以上游的拦石坎就用每个重达25吨的钢架石笼修建。工人们在赶制这些钢架石笼时,用土办法制作了一套模具,形成一条拼装焊接生产流水线,由原来8人一天制作2个石笼到能完成8个,工效提高了4倍。

  20年前,1981年1月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那个时候,葛洲坝建设者就是用这种方式,像指挥乐队一样,指挥着钢架石笼的定位抛投。

  20年后,2002年10月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同样是葛洲坝人,他们运用定位船上先进的全球定位仪来指导钢架石笼的准确定位。为了确保定位船不会随波逐流,他们早在浇筑导流明渠的时候,就在河床龙口上面这个地方建好了一个抛锚深槽,只要将定位船的主锚放入深槽里,定位船就会稳立于江中。根据定位船必须沿着拦石坎方向左右移动的需要,工人们利用锚杆和滑轮设计了快速移动装置,着套装置的使用由原来的30分钟移动一次,进行抛头定位,缩短到10分钟移动一次。

  进行石笼吊运时,问题又来了。石笼吊到江里以后,吊钩是怎么解开的呢?喜爱钓鱼的朋友都知道,鱼一旦上钩是很难逃掉的,因为鱼钩上有倒钩,必须通过人工,才能取下来。

  原来,他们利用重力原理自行研制了“插销式”水下自动脱钩装置。吊车一起吊,套环和插销就牢牢钩在石笼上了,石笼放到江中指定位置以后,钢绳就不带重量,也就是失重了,师傅说这要先凭手感再看重力表,其实当吊钩和石笼之间的重力消失后,插销就自动松开了。

  正是葛洲坝集团建设者们的改革创新,为工程提高了率效,节约了成本,也为2002年11月6日的截流奠定了成功基础。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