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8日,在一个庄严而隆重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向世界公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一号研制成功。
龙芯是国内第一枚高性能通用CPU芯片,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当代CPU的关键设计技术,开始向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冲击,为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局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对形成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龙芯一号通用CPU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它的问世,凝聚着众多科技人员的心血。具体负责设计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伟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拼命三郎”,他带领着一批科研人员在这间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苦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攀高峰无所惧。”在中科院计算所龙芯实验室的墙上,“求实、求实、求实、创新”和“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标语时刻激励着这些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龙芯课题组的年轻人精诚团结,各负其责,不但有像两弹一星研制者一样的爱国热情,而且有着不迷信洋人,不被悬殊实力差别吓倒的勇气,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走完了国外几十年的历程。
成功了!!!CPU有了反应,中国芯——龙芯开始运转了!!!
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芯片,从此告别了中国“无芯”的历史。龙芯一号通用CPU芯片虽然与当今市场的主流CPU有一定的差距,但它确确实实是中国自己的芯片。
龙芯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安全性。这不仅仅因为它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没有留“后门”,而且具有防缓冲区攻击的硬件设计,从而实现了防止网络上的病毒或者黑客通过缓冲区溢出攻击CPU芯片的功能。
研制中国自己的CPU——这是一件几乎谁都以为不可能、因而谁都不去做的事情,被一群年轻人做成了。“狗剩横空出世,龙芯马到成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国的信息产业需要这样的年轻人,需要这样的创新精神。有了他们,就有了未来,中国的信息产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