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天天都离不开的蔬菜,你吃起来放心吗?它们看起来鲜嫩欲滴,却让人为它担忧。自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为了解决石油农业所带来的环境和食品问题,相继提出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的替代农业。这些替代农业在推广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发展十分缓慢。无公害农业作为一条新的农业发展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中科院的专家们提出了无公害农业这个全新概念。它是指在无污染区域内或已经消除污染的区域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限制外源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产系统,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同时生产及加工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农产品由普通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我国无公害农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
发展无公害农业,研制无公害的农药、化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目前我国农药年使用量已达25万吨,其中包括一些高毒性与高残留品种。有机氯农药虽已停用十几年,但在许多食品中仍有较高的检出率。甲胺磷等农药,虽然杀虫力强但由于毒性大,已不允许用于蔬菜、茶叶等食用作物。有些农药长时间使用会使虫害产生耐药性,农民只有靠加大药量来抑制虫害,往往会造成农药残留过量。由此可见农药使用引起的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
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十多年的潜心钻研,研制出一种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采用科学方法提取有效成分的生物农药。经过反复的室内配方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它不仅在防治作物病害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及防治蚜虫和菜青虫等虫害也有较好的作用。
通过平板抑制试验可以看出,以中药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农药对番茄早疫病、西瓜枯萎病、黄瓜枯萎病、玉米小叶斑病等多种作物病害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50倍的抑制生长率达95%以上。
在四川永丰茄苗试验田,专家分别用生物农药50倍、100倍、200倍和清水对照处理的茄苗,经过三次用药后,50倍处理与清水处理的茄苗在植株生长高度、叶色及根的生长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在四川大邑花菜试验田,专家们分别用生物农药50倍和清水处理的花菜。清水处理组的花菜叶子和菜心已被菜青虫啃得伤痕累累。而药剂处理组的叶子和菜心长势很好,没有受到虫害。
田间试验证明这种生物农药在对抗病虫害和促进生长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给人治病的中草药现在变成了给农作物治病的安全、环保的天然农药。经过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口服和接触均无毒性发作。
中国的生态农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不久的未来,它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食品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