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钢铁第二炼钢厂,有着一位在这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工人,他叫曾庆菘,在这些年里,他见证了我国钢铁企业的变迁,见证了从平炉到转炉的改变。如今,由他主创的高温低碳钢种的溅渣护炉工艺,已在全国许多的钢铁企业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我国钢铁企业里普遍使用的小型转炉寿命往往只有1000-2000炉,中型转炉炉龄也仅为3000-4000炉。转炉 炉龄低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企业转炉发挥能力、降低成本的“瓶颈”。因此,如何提高转炉的炉龄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钢铁企业一般采用溅渣护炉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的说,溅渣护炉就是向炉渣中加入含氧化镁的造渣剂等材料,调整炉渣成分,采用氧枪喷吹高压氮气使余渣付着于炉内表面,生成保护层,从而提高炼钢炉的寿命。也就大大降低了炼钢过程中因停炉而产生的各种消耗和影响。
武钢第二炼钢厂主要是生产高温低碳钢,采用一般的溅渣护炉工艺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厂里主要从事冶炼操作和炼钢炉的维护管理的曾师傅,这些年一直在琢磨着一个问题,如何才能降低耐材的消耗,如何才能提高炼钢炉的寿命。于是,曾师傅决心结合自身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好好跟这个困难斗一斗。
作为70年代中期进入工厂工作的一批老工人,曾师傅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正是这样一名普通工人,要加入到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操作工艺的改进中来,曾师傅的专业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平常的的工作中,听到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嘴里冒出来的一个个专业词,他总是特别感兴趣,毕竟,在自己渴望如何解决溅渣护炉的过程中,对自己看书中许多的专业词语还总是一知半解,逮到个机会问问,他可是不愿轻易放弃。
几年的时间下来,他和他的集体共同开发出溅渣护炉的新工艺,共同创造了全国最高的炉龄。
我们在采访曾师傅时,他说:“实际上这种方法也蛮简单。昨天我就发现,出完钢以后的炉渣啊,第一次出完钢以后,我们对那个高压温度,我们是通过调那个轻烧白云石,加入那个高氧化炉渣,加入以后,这个轻烧白云石遇高温以后分解,就产生浮尘,渣子就起泡了,在这个过程中,炉渣的温度会降低,我们就抓紧时间,把这个炉渣放掉一部分,放掉炉渣一部分,实际上就是降低了调渣料的使用量,然后再加入改进料,改进料的成分含有一定的碳和氧化镁,加料的过程中通过氧枪的上下抽动,通过氧枪的高度移动,使炉渣在2-4分钟之内比较均匀的涂附在炉层上。”
两年的时间内,这套新工艺就为武钢第二炼钢厂节约成本近3000万元,同时也推广到了全国的许多钢铁企业。
他也用自己脚踏实地的作风和不断钻研的精神,给自己身边的年轻工人做了个好榜样。
曾师傅说:“渣子溅不上去,实际上就是增加了耐材的消耗,比方说炉帽上,不过要干发。半干发分布,如果你们渣子溅上去,它能管几炉钢的话,一炉接一炉的,它的耐材就降低了,反过来说就是经济效益上去了,那就是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就结合这个炉渣的特点,结合我们厂所用的原材料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