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中国工人有技术(四)——电焊状元(2002年12月6日)


  在三峡水电工程中,滚滚的长江水通过巨大的钢管,冲击发电机的涡轮,将滔滔的江水转化成不竭的电能,为人类造福。可这些巨大的钢管全部要在三峡工地上完成焊接。钢管的直径超过12米,全部工程26个发电机组钢管的总重4万5千吨,焊缝的长度全加在一起长度将达到几十公里。这么巨大的焊接工程,落在了葛洲坝集团建设者们的身上。

  在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公司,经常承担焊接难题的是焊工培训中心。工人出身的雷家奇,是这里的主任。30多年的焊接经验加上他的刻苦钻研,使他成为国内水电建设领域的焊接权威。他1975年调入葛洲坝集团,参加过电站大型闸门、人字门船闸以及水电发电机组等多项大型重要部件的焊接,并多次承担焊接新工艺的研究试验。他率领的课题攻关组也是个特殊的由工人技师组成的研究队伍:有的长于改进焊接工艺;有的擅长焊接机械部件;还有的擅长焊机电气控制。

  三峡电站使用的引水钢管,要承担巨大的水压,对焊接质量要求很高。为保证焊接任务的完成,集团引进国外自动焊接设备。但按常规使用药性焊芯的做法,雷师傅他们发现,熔化的金属氢的含量超过三峡工程的质量标准,焊缝的抗裂性达不到工程要求。这就意味着,在三峡建设中,国外的先进设备如果没有合理的操作方案,同样将是一堆废物。

  雷师傅带领他的课题组开始了技术攻关。在试验中,他们发现,药性焊芯不适合三峡工程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中的氢不可避免地要融入金属焊缝中。于是,雷师傅大胆地提出使用不带药物的实芯焊条,通过采用富氩气体来保护焊接面的焊接方案。

  自动焊接,要求焊机在平、立、横、仰等各个位置都能焊出合格的焊缝。但怎样控制焊机的电流,才能实现这种高难度的全位置焊接,是个新课题。雷师傅他们边试验边摸索,创造性地提出采用脉冲逆变电源来控制焊机电流的方案。雷师傅他们的方案在试验中取得了成功。

  2001年9月,自动焊接机终于顺利地在三峡工地上运转了起来。工地上的焊接工人不多,但效率很高。三块大型的弧形钢板被焊接成一段钢管,小段的钢管又通过焊接连接成更长的钢管,一节节钢管连接起来,构成了发电机组所需要的大型引水压力钢管。

  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公司高级技师雷家奇自豪地介绍:“自动焊接方法,在三峡压力钢管焊接过程中,质量远远优于传统的手工焊接方法,焊接生产效率比传统的手工电焊提高了3~5倍,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在三峡建设工地上,雷师傅他们仅是近十万建设大军中的几个普通工人,但正是由于他们的创造性工作,保障了三峡及电站建设的按期完成,也为明年三峡电站的正式并网发电,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