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先发生过什么?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史蒂芬·霍金
8月18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几千人静静地守候,期待着与霍金——这位当今最具传奇色彩的科学巨人的会面。
霍金来了。闪光灯追逐着蜷缩在轮椅中的瘦弱身躯。连同他的微笑和思想,霍金来到了中国。
各大媒体倾巢而出,热爱科学的公众蜂拥而至,能容纳几千人的会议大厅座无虚席,为的是聆听他的声音,领略他独特的大师的风范。
"Can you hear me?"霍金用缓慢的机器语言向听众打招呼,开始了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的报告。
每当讲到得意之处,霍金就会露出他纯真如儿童般灿烂的笑容。
我们了解霍金是从《时间简史》开始的。这本书已经被译成40种文字,全球发行量高达2500万册。随着霍金的到来,他编写的科普书又在北京引起热销。而揭示这些奥秘的竟是一个生命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轮椅上度过的人。
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在英国牛津。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一天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似乎冥冥之中霍金的一生注定和宇宙结下了不解之缘。
21岁那年,正在剑桥读书的霍金被查出患上了一种不治之症,他的肌肉将逐步失去控制,幸运的是大脑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对他甚至对于世界科技界来说不啻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久,霍金就全身瘫痪,丧失了行动能力。
1985年,他又丧失了语言能力,仅靠唯一能动的三跟手指操纵电脑声音合成器,与外界交流。
一连串的打击和磨难并没有摧毁他。虽然他羸弱的身躯被禁锢在轮椅上,但活跃的思想却从他的指尖涌出,自由的在宇宙间翱翔。“我的头脑在探索黑洞,进入宇宙最遥远的地方。”
他打破了宇宙恒定不变的观点,指出宇宙始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时间也由此开始;几百亿年后,宇宙将终结于黑洞;接下来可能是一次新的爆炸。宇宙是完全自足的。他和彭罗斯用数学证明了宇宙起始于一个奇点,并提出了奇性定理,获得了物理学中的桂冠——沃尔夫物理奖。
他证明了黑洞的存在并指出黑洞有粒子和辐射从中漏出来,“黑洞不黑”理论改变了“黑洞是黑的”这种观念。
黑洞辐射理论,是30年来所有想作大统一场论的理论物理学家都要经过的一个门径,因为这是第一个最重要同时最成功的一个发现。
他预言“大统一”理论的出现将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合并成能描述宇宙中万物的统一理论。霍金走在了科学的最前沿,他的理论还有待于后人去证实。
医生曾断言霍金只有两年的生命。几十年过去了,霍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凭借顽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伟大地生活着。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精神。
“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这正是霍金心灵的真实写照。他——一个物理天才,一个生活的强者,一个真正的科学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