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黑石关位于黄河下游重要支流伊洛河的末端,河水就在离此不到45里的地方进入黄河。早年间这里曾经是一个繁华的渡口。
和往常一样,黑石关水文站的小张来到河边采集伊洛河水的水文数据。他所要做的就是操作计算机将重达400公斤的流速仪放置在河水的观测断面上。然后将水文数据打印。今天的河水流量不大,但是就是这条平静的小河曾经多次泛滥,这也是一度繁华的渡口今天萧条的原因。
黄河又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频繁的水旱灾害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称为“中国之忧患”。但人们没有被黄河水患吓倒,不断和它进行着抗争。
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黄河的危害已经被基本解决了。小浪底水文站位于它的下游。
随着每天水库的放水,河水水位、流速会发生成倍的变化。所以即使是每天的常规测量也需要多次数据采集。但在很多年前水文工作者就已经不用到河边去进行测量了。河两岸的遥测水文计会自动传回水文站上的水情室。然后,只需把这些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就可以用无线网络传回上级单位。
虽然,黑石关和小浪底两个水文站的设备已经非常先进了,但单个水文站是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这条神奇大河的,需要我们用全新的概念去观测它、治理它。
“数字水文”在“数字黄河”这样一个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主要通过数据采集,再一个就是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进行传输,第三个部分是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快速处理,为整个黄河下游防洪防汛提供一流的高效的服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花间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在我们这个流域上就是在这样一个位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间,这是黄河洪水形成的一个主要来源。
2002年6月15日花园口水文站正式建成,它是小花间预报系统的首项工程。建有计算机网络、图像监视、数位遥测、信息查询和处理系统,成为了黄河上第一个“数字化”水文站。
将来,小花间预警预报系统可以将黄河下游洪水预警时间从6个小时延长到30个小时。之所以可以做到这点,是因为未来的气象数据中雨量雷达的使用将大大提前了获取气象数据的速度。
此外,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会使各种数据变得更加精确。利用各种数学模型还可以对天气系统、水流及泥沙运动、生态及水环境变化等进行各种尺度的实时模拟,这样就为准确揭示黄河的自然现象提供可能。不久以后,我们能够直观地看见一条完整真实的黄河。“数字黄河”工程必将真正改变人们治理黄河、研究黄河的方法。
人民治黄5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数字黄河”工程将成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