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999年,胜利油田年均产量下滑90万吨,为何胜利油田的产量会如此下滑呢?其实这是一个世界上所有油田都会面临的问题。油田的开采过程是从最初的倚靠自然压力驱出原油,也就是一次采油,然后,到靠人工注水,用水的压力驱出原油的二次采油。传统的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一般只能采出原油原始地质储量的40%——60%。在经历了这两次的开采后,石油的再开采就因为地质,温度和技术手段等因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而这种再开采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次采油。
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原油产量的三次采油技术就成为胜利油田稳定产量的重要课题。三次采油技术的手段有很多种,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聚合物化学驱油法。这种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用化学聚合物来加大水的黏度来驱动较重的油,这种聚合物驱油方法通常能在常规开采的后期,使胜利油田的采收率提高达8%左右。
为了努力实现我国石油产量的稳定发展,包括大庆、辽河等各中老型油田都在立足于油田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探索油田经营管理的新模式,使用聚合物驱、复合驱和交联聚合物驱等一系列三次采油技术,逐步打牢了油田的稳产基础。
胜利油田更是提出了两个稳定、一个增强、一个提高的新思路,围绕着这个思路,胜利油田结束了7年的产量下滑。实现两个稳定、一个增强、一个提高的关键就是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加大老油田的技术改造,在事实和效益面前我们的石油工作者明白了,要实现油田的持续发展,工作思路的转变才是带有根本性的转变。
这些年,胜利油田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近三年,每年自主投入技术改造资金都在4亿元左右,用大手笔做大文章见大效益。与胜利油田一样,我国众多老油田通过技术创新和加大投入,又将使我国的石油生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