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探寻海洋石油(2002年9月2日)


  2001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在渤海海域发现了我国目前最大的海洋油田——储量为6亿吨的蓬莱19-3油田。此后在渤海又相继发现了一批储量超过一亿吨的海洋油田。

  渤海油田群的发现,离不开海洋石油科技人员勘探思维的创新和高新科技的应用。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海洋石油人就已经踏入了渤海这片蓝色的国土,然而30年的努力,他们只发现绥中36-1一个储量在5000万吨以上的油田。

  难道渤海就真的没有大规模油气储藏吗?海洋石油科技人员不相信这种观点。

  从理论上讲,渤海是华北沉积盆地东部的一部份,在盆地西部陆地部份,分布着胜利、大港、辽河等大型油田,它们都是在距今6千5百万年前开始沉积形成的“下第三系地质构造”中发现的。但是从1965年至1995年,几代人对渤海海底“下第三系地质构造”进行的勘探,并没有找到更多的大型油气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海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 等高新科技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使海洋石油科技人员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渤海海域的地质构造,并且提出了新的油气成藏理论,进而果断地决定把勘探重点,从渤海海底的“下第三系地质构造”,转移到距今2千4百万年时开始形成的“上第三系地质构造”上。

  理论上的突破,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在渤海“上第三系地质构造”带上,石油人先后发现了十个大型油气田和一大批中、小油气田。

  但是,渤海油田多数属于石油粘稠度很高的稠油油田,开采难度很大,针对这种情况,科技人员研发出多种科学技术:

  优快钻井技术,是使用一次下钻可以打完一个井段的高速无损钻头,和随时测量井下方位,随时纠偏的随钻测井技术的结合,使得钻一口井从50多天缩短到2天半;

  在歧口17-2油田采用的大位移钻井技术,在一个石油平台上可以钻成4口大位移定向井,有效的开发相临4公里的边际油田;这种技术的应用,即节省开支,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预计到2005年,渤海油田可以成为年产原油2000万吨的大型海洋油田。

  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渤海、东海 、南海西部、南海东部等四大海洋石油基地,2001年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折合油气当量2329万吨,约占全国石油产量1.5亿吨的1/6左右。

  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今后,以蓬莱19-3油田为代表的渤海海域油气田群的投产,将成为我国石油天然气产量新的增长点。而海洋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 中国海域累计发现石油地质储量7.95亿吨

  1996年 形成了海上勘探开发十大配套技术,油气产量达到1770万吨

  2001年 海洋石油工业开始高速高效发展,累计石油地质储量跃升到33.6亿吨,石油天然气产量增加到2300万吨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