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获得了丰收,2000多斤玉米却由于卖不出去烂在了地里,这是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农民马海木牛的去年的亲身经历。今年他再也不用担心了,因为早已有了买主。如今,一向被认为是城里人时髦玩意儿的计算机和网络正在走近农民。
沟通市场
农业部信息中心方瑜主任:网络正好用这种最快捷最迅速的方法把我们农民这种分散的经营连在一起。使我们农民能够通过网络向全国发布自己这种农产品的信息。
以前由于信息不畅,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民盲目生产而遭受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农民可以借助网络来进行买卖,产品和市场有了一个快速沟通的桥梁,可以说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农民。
解放农民
农业部信息中心方瑜主任:改革开放、联产承包实质上给农民一块可以自主决定经营的土地;然后我们建立各类批发市场是给了农民一个能够自由出售农产品的交易场所,现在建设的网络和供求信息服务给了农民一个虚拟的空间。
当前数字化主要为农民解决农产品买卖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农村数字化势必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及生活的方式的改变起到促进作用。但数字化在农村的推进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存在难点
最大的难点就是农民怎样去接受这个网络。这个和城市不一样,因为农村比城市相对条件要差,比较落后,有的地方通讯等基础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再一个农民自身的基础和文化素质也阻碍了他们使用网络。
国家农业部从1992年起就开始着手农村信息体系的建设,农村的网络设施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目前已有29个省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部分地、县、乡也开通了农业网站,同时涌现出一批农业信息服务人员。
需要政府
政府做什么事情呢?第一部分就是组织各种力量开发信息资源,使得向农民服务有信息、而且是真实的信息,第二部分政府要创造环境,比如说政府要出台一些政策,使农民上网能方便而且得到一些优惠,第三政府要组织起来信息服务队伍。
农村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是一个投入大并带有公益性的事业,比别的行业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在继续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农业部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培训3万名技术骨干,15万名农村信息员,通过他们带动农民接受信息。
面临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赵萍教授:农业现在要走信息化的路有很多好处,第一,它能够搭上我国信息化的快车,跟咱们国家其他产业的信息化同步发展,另外从农业本身来说,通过信息化以后,(农业)你的效益的提高会给其他产业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教兴国”政策提出七年以来,我国在农业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也必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