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危害
近十年来,肥胖正在悄悄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迫于时尚或健康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减肥的行列。对此,我国最早从事肥胖问题研究的专家陈春明研究员这样解释。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陈春明:“一个人的体重超过应该有的健康体重的话,甚至于超过太多形成肥胖的话,那么它的疾病危险就要增加,比如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性就要增加2到5倍的样子。”
肥胖关系到个人形象,更关系到人们的健康。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中国资深减肥门诊专家这样提醒我们。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光伟:“最需要大家来警惕的就是那些女孩子,一肥胖了以后就不来例假了,然后就可以发生不孕,现在看病的经常是这种人;另外,男孩子就是性不发育,这就是脂肪组织可以把男性激素变为女性激素,就整个的样子就全都改变了,这些都是通过减肥可以解决的。”
肥胖要注意安全
摄入多、消耗少、遗传基因和疾病诱发,是导致肥胖的四大成因。显然,光靠“坚壁清野”这一招儿,打不赢这场减肥战。正确的做法是:调整膳食,同时增加体力活动,两项都不奏效,再考虑药物治疗。不管采取哪种方法,为了安全,一定要请专业医生指导。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光伟:“运动减肥并不总是安全的,尤其是对已经有高血压,有冠心病,有肾脏病变的人来说,……太激烈的运动会使血压增高,会诱发心绞痛,会使尿的蛋白增加。作为医生来说我是非常反对病人自己随便到药店去买减肥药,因为这里就潜藏着很多危险,比如有的减肥药就引起腹泻,那么经常有腹泻的人呢我们就不建议她用这种减肥药,有些减肥药还能引起暂时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那已经有心率加快已经有心脏病的人我们就不推荐用这种药,所以医生知道哪些人应当吃哪些减肥药。”
减肥要把握度
什么样的人需要减肥?中国人肥胖的科学标准是什么?通过分析中国24万人的资料,我国科学家在2001年,第一次就中国人肥胖的疾病危险作出了全面的评估,提出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BMI(体重指数)=体重/(身高*身高)根据大量的研究的结果,我们中国的标准是超重如果是BMI大于等于24就应该是超重了,国际是25,我们如果大于等于28,就可以诊断为肥胖。
换个角度看问题
当世界高奏减肥进行曲时,我们不得不思考,在享受汽车等科技提供的方便时,我们是否也放弃了健康减肥的机会?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陈春明:“客观上需要有一种环境来帮助或促进人们锻炼。首先是建筑,如果房子里面,一般的居民楼里边,非常高级的居民楼里面,它的楼梯都是比较阴暗的,灯光比较差,装备比较差,这样人们就不喜欢走楼梯了,每天能走5层楼梯上去上班下班,这对于增加体力活动都是非常有好处。”
减肥需要一个环境,需要全社会的真诚参与。如果医生们都能重视超重的危害,给病人以预防肥胖的建议;如果庞大的减肥产业,以诚信服务大众,那么,百姓面对轰轰烈烈、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面对不无夸大其辞的宣传呐喊,将不再无所适从。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
观众:减肥的首选不是吃药,
观众:安全减肥
观众:少吃饭多干活。
观众:为了健康要控制体重,但是千万不要为了减肥而损害自己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