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02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对于4000多名世界顶级数学家的集体亮相,公众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中外媒体也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江泽民主席的亲临颁奖更显示了中国政府对这次数学家大会的重视程度。其中众多中国和华裔数学家的与会,也成为了本次大会的一大特点。
对此组委会主席,马志明院士这样介绍:原来借东道主之利,让更多的本国数学家参与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是每届数学家大会的惯例。
但是在学术报告会场上,我们既能捕捉到这样的镜头,也能发现有人困成这个样子。尽管爱好者们抱着极大的热情,试图通过走近数学家,聆听他们的声音,来领悟他们的思想,但现代数学的发展使其核心部分变得越来越抽象和深奥,理解大师的思想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还有语言障碍。数学似乎距离我们还真的有点远。
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重头戏之一是颁发菲尔兹大奖,它被称为是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并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学水平的指标。遗憾的是,从1936年设置奖项以来,至今还没有一位中国本土数学家获此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