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万公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遥远的距离,而在天文尺度上它就像一对亲密恋人之间的缝隙。8月19日一颗小行星将在距地球52万公里处窥视一番,旋即转身离去。
近期小行星频繁光顾地球:从今年1月至今,已有3颗小行星与地球做过亲密接触,其中一颗小行星在飞离地球后才被发现,人们暗自庆幸的擦去一头冷汗。
2002年1月,一个直径300米的小行星从距地球83公里处与地球擦肩而过;2002年3月一颗小行星在飞离地球后才被发现;2002年6月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小行星从地球身边掠过。
这些不速之客的拜访让地球上的人们着实吃了一惊,担心恐龙遭遇的灾难会再一次重演。
飞来横祸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十几公里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有些科学家认为这是造成包括恐龙在内的多种生物灭绝的原因。
在太阳系的演化史的早期,(碰撞)是非常频繁的事情。我们只要看看月亮就知道了。由于没有空气和水的侵蚀,撞击痕迹都被保留了下来。
地球并不比月球幸运,虽然看上去它不像月球那样满目疮痍,但在地球形成后的46亿年里,也屡遭天外来客的袭击,弄得伤痕累累。随着时间的流逝,地质作用抚平了大多数伤口,只有少数留存了下来。而人类有切肤之痛的是1908年,一颗小行星在西伯利亚通古斯爆炸,摧毁了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
让人提心吊胆的小行星到底来自何方呢?
天地大冲撞
小行星是指那些像地球一样有固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由于体积小而被称为小行星。
自1801年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现在,人类已观测到的小行星有37.5万颗,大部分分布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如果两个小行星发生了碰撞,就很有可能它们在碰撞之后的轨道就跟原来不一样了,就会窜到地球轨道附近。另外一种如果一个小行星走到了木星附近,受到木星强大引力的干扰,也会改变原来的围绕着太阳的圆轨道。
杞人忧天
不久前,一颗名为2002NT7的小行星闹得沸沸扬扬,仿佛危险就在眼前了,后来被证实是虚惊一场。
小行星撞上地球的概率只有两万分之一,远远低于车祸(百分之一)和触电(五千分之一)的概率。能造成全球性灾难的小行星,直径要超过1公里,而这样的撞击要隔数千万年才会出现一次。
虽然有许多不速之客虎视眈眈的在地球周围游荡,但还没有发现有威胁的小行星,过分的担心就是杞人忧天了。
假若危险来临
我们还不能高枕无忧,没有发现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如何应对呢?
曾经想过利用核爆炸把小行星打碎,后来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像开始想的那么简单。如果能很早的发现它,也许可以用很小的能量,给它稍微改变一下它的轨道,使得它经过很长时间的运行以后,它的轨道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目前我们对这些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还束手无策,最有益的做法是尽早发现并确定近地小行星的轨道,争取时间。这是一场人类与小行星间的时间赛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