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城市防汛新手段(2002年8月7日)


  六月二十号上午,上海市防汛指挥部接到气象预报:四个小时后将有暴雨。接到预报的防汛系统随即启动。根据气象部门对降雨量的预报结果,防汛系统对全市不同地区的积水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十五分钟后防汛系统得出结果:这场暴雨会给城区带来严重影响。一些地方的积水量可能在三个小时内深达三十毫米,有二十来个企业和居民小区会受到积水的影响。

  根据这个分析结果,指挥部作出决定:一方面利用低潮期间海水水位回落的时机,打开闸门放水,降低内河水位,增加内河蓄水量。另一方面提前抽空当地的防汛泵站,提高应急排水能力,把中心城区在这场暴雨中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防汛系统的综合分析表明;这两项措施能解决绝大部分城区积水。

  多雨的气候,经常给上海带来特大暴雨。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汛期的主要压力之一是暴雨造成的城市积水。尽管上海市排涝系统已经能抵御每小时36毫米的暴雨。但遇到超过这个标准的特大暴雨,如果短时间内不能作出应对,就有可能造成低洼地带积水。

  防汛系统的建设,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汛期信息,还能综合分析汛情,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防汛方案,从而对全市的防汛设施作出合理调度。

  上海市河网密布,一旦遇到特大暴雨内河水位被迅速抬高,这直接给内河堤防造成压力。为了防止某些堤段可能出现险情,也为了检验防汛系统对险情的反应速度,指挥部随即进行了一次抢险演练。

  通过分布在全市的八十多个水位收集点和监视器,防汛系统能实时监测全市的水位状况。一旦出现险情,防汛系统能自动查找险情出现区域内,抢险物资的储备状况、查寻离险情出现的地方最近的抢险队伍,在短时间内为决策者提供最佳的抢险方案。

  六月二十一号,暴雨如期而至。由于周密的准备,中心城区没有发生积水现象。这让经历了今年首次暴雨的上海市民感到踏实多了。

  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来说,城市防汛决策系统的完善,保障了城市的汛期安全,减少了经济损失,也让这座城市的形象更加完美。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