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安全处置放射性废物(2002年8月2日)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着的人们对于放射性元素已经不再陌生了。我国的大亚湾核电站与秦山核电站就是用放射性元素发生裂变所产生的能量来进行发电的;而医院的放射科则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来检查疾病、或者做杀死癌细胞的放射性治疗;在农业、食品工业等等其他行业中也经常要用到放射性元素。

  这些元素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废物。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废物关系到我们生存环境的安全,也是各个有核国家政府和公众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 李书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与日本原子力研究所的科学家,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展了核素在包气带、含水层和工程屏障材料中的野外迁移试验方面的合作,利用获取的大量现场实测数据和实验室模拟结果,对评价模式进行了检验和校正,大大提高了废物处置安全性预测的可信度。”

  这些研究不但为我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安全处理和处置放射性废物奠定了基础。

  根据不同形态,放射性废物被分为气载废物、液体废物和固体废物三类。按照废物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又分为高放射性废物、中放射性废物和低放射性废物。

  对于气载废物,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用过滤器加以过滤,使大部分放射性物质转移到过滤器上,过滤后的气体达到一定的管理标准,然后才能排入大气。而带有放射性物质的过滤器要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和处置。

  对于放射性液体废物则需要用浸出率极低的玻璃或水泥、沥青等加以固化,然后用装在特制的容器内进行处置。

  不同类别的放射性废物都要变成固体后才能进行处置。处置的目的是使放射性废物与人类环境隔离开来,以确保人类环境的安全。

  目前,高放射性废物处置一般被放置在1000米左右深的岩石中,而中、低放射性的废物则被放置在地下水以上地表以下50米深的处置库中。

  放射性废物被固化以后,通常包装在碳钢材料做成的容器内,被一层层堆放起来,中间的空隙被缓冲材料填满,整个处置库由钢筋混凝土建造,再加上周围的天然屏障,就构成了多重屏障,这些设施可以保证放射性废物在300年到500年内不会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除此以外,处置场还要建造在不会被洪水淹没的地区,并且远离地面的水源。有了这些措施和手段,科学家还要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监测和维护,保证放射性废物不会泄漏到周围的环境中。

  在以后的时间内,由于放射性废物会逐年衰变,放射性的危害会大大降低。

  人类在享受科学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又一次用科学的方法保证了自身和环境的安全。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