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一年三月份,荆州高陵镇的老百姓们离开了江边的老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了移民新村。从此,他们不用再担心每年汛期到来时,农田房屋被淹。新家让移民有了稳定的生活和生产。
在长江中下游的河道两旁,有数百万人如同高陵镇人这样和长江为邻。根据水利学家们的模拟分析,突出在河道两旁的人类居住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河流丰水期的河道宽度,改变了这个时期河流的流向和流速,加大了对下游两岸堤防的冲刷,从而给防汛抗洪增加了难度。
一九九八年长江大洪水过后,针对灾后重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三十二字方针”。在未来的几年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将逐步完成"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的任务,还长江一个宽敞的河道,减轻汛期的行洪压力。
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只是长江流域防洪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在这个巨幅蓝图上,长江三峡工程的实施成为一个亮点。
三峡工程将在2009年全部完工,水利学家们已经为三峡工程带来的防洪效益算了一笔帐。他们预计;三峡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中游各地区的防洪能力将提高三倍以上,特别是武汉、荆江地区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武汉来说,三峡水库对洪水的蓄积,将直接提高下游城陵矶附近对洪水的控制能力。同时配合丹江口水库的蓄洪功能,能保证武汉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
由于三峡水库对上游来水的蓄积和对泥沙的拦截,未来十到四十年内,长江中下游的水位、泥沙淤积量会发生显著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究竟能对中下游的防洪形势带来那些影响?水利专家们正在作出更细致的分析。
如果我们能更细致地认识到,三峡工程对长江防洪带来的影响。我们就可以为将来十到四十年内防洪工程建设制定科学的规划,在更远的将来,整个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也将因此而大大增强。
在十五期间,除了继续加强堤防的建设外,长江流域还将在上游金沙江和主要支流,增建一批以防洪为目的水库。近期规划中的水库防洪容量,达到了近二百亿立方米。专家们预计,借助于水库对洪水的蓄积,以及梯级水库的综合调度,我们能对长江中下游洪水进行更有效的调控。这将直接减轻沿江各城市和经济密集区的抗洪压力。
同时,长江流域还将建设四十多处分蓄洪区。它们的分洪、蓄洪总量达到了近二百多亿立方米。对整个荆江地区来说;借助于三峡工程对洪水的拦截,以及必要时候洪湖分洪区、洞庭湖分洪区的使用,可以保证荆州、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荆江两岸能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
长江流域的人民期待着,科学的防洪规划能让这条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不再有那么多的泛滥和灾害而给沿江百姓带来更多的稳定和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