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慎总工为长江堤防的安全和建设已经付出了近三十多年的努力。每到汛期到来之前,他都会带着大批技术人员,到各处的堤防进行安全检查。
以往一个数百人的检查队,要对一段长达数千公里的堤坝进行监测,要花十来天的时间。为了找到渗水的漏洞,人们不得不通过脚踩足趟,来感受各处水温的差异,水凉的地方,说明有渗水补充,附近有漏洞。人工巡查,效率低,人员投入大,难免出现疏漏。
今年,李总的这项工作轻松了一些。一方面,经过三年的堤防建设,长江堤防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由于大坝安全监测专家们,在长江干堤上埋设了堤防安全监测设备。这种设备能通过对堤防深层水位压力的感应,来分析堤防的裂缝、错位出现的位置等状况。实践证明;这种监测设备对堤防安全的检查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
在水利工作者看来;埋设光纤传感器后,堤防里就如同有了一支专业安全监测队。他们不知疲惫,监测也更加准确。在没有特大洪水的情况下,李总可以不用再终日把守在大堤上了。
堤防监测手段还应用在水库安全的检查和监测上。由于当初施工质量的问题,以及长期以来水流对水库底部的冲刷,不少水库的内部和底部都出现了裂缝。这些水库被称为病险水库。
漳河水库是国家一级水库,他的最大库容量是二十三点五亿立方米。前年水库管理人员发现;水库一些部位出现了渗水现象,这让他们相当着急。为了保证水库在高水位的情况下不出现问题,水库的蓄水量最多只能达到十几亿立方米。汛期的蓄洪作用因而大大减弱。
为了找到水库体内的问题,安全监测人员在漳河水库安置了数百个检测器。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整个水库安全漏洞的查找。经过半年多的抢修加固,漳河水库隐患得到解决,库容量恢复正常,并在来年的汛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堤防监测仪器的出现,改变了堤防安全状况,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堤坝安全防范意识。以往只有发现了渗水处,才能确定出现问题的地段。尤其在汛期高水位的压力下,抢修加固工作变得非常紧迫。堤防安全监测设备发挥的作用,使得堤防安全可以做到提前监测,堤坝加固维修工作也能在汛期到来之前,根据查找到的漏洞,有针对性地完成。
历史悠久的荆江大堤上曾出土过一尊明代的铁牛。四百年前的人们希望靠它来镇江护堤。水利专家们相信,堤防安全监测系统的完善,将成为现代堤防的守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