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国一个以辅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主的科技服务机构诞生了,它就是——生产力促进中心。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企业技术创新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创办于1996年,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它为大批的中小型企业建造了新技术平台。针对宁波市光机电制造行业发达的特点,他们专门引进了快速成型技术。这项技术就是利用三维仿真进行产品设计,而后再利用激光技术制造产品模型,加工出精确的模具样品。快速成型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产品设计成型方法,使得样品、模具、模型的制造过程大为简化,从而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2000年宁波市的一家生产光学设备的企业,为参加当年举行的广东新产品交易博览会,准备开发一种新型望远镜。但是利用传统的设计方法,新产品开发出来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于是他们找到宁波生产力促进中心,利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样品设计加工。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只用了不到十天就开发出来。在广博会展出期间,这种新型望远镜一炮打响,签下了300万美元的订单。
如果说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为中小型企业建造技术平台作为主要的特点的话,那么浙江永康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则依托科技,面对市场,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浙江永康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是1999年6月挂牌的。永康市是我国五金行业生产基地。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永康市五金行业发展中面临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企业急需得到切实有效的科技服务和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永康剃须刀生产中心是我国最大剃须刀生产基地。他们的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由于生产的剃须刀噪音比较大,产品的品质一直无法提高。中心找到永康市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希望通过他们解决剃须刀的噪音难题。生产力中心获悉企业的难处以后,立即把这个问题进行网上招标。生产力中心的网上招标书贴出以后,立即吸引了许多专家。经过攻关,电动剃须刀的噪音指标比原来降低了近2个分贝,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得到了快速发展。2001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由1992年的4家增加到700多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的中小企业也达到了5万家。实践证明,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科技更好的给企业服务架起了桥梁,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成为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面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