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山西省的侯马电厂 ,新扩建的两台发电机组工程已接近完工,机组将于2002年底投入运行。
但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在山西省这种极度缺水的地区,是不允许建设火电厂这类高耗水企业的,那么,侯马电厂扩建工程是怎么上马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侯马是个新兴的城市,经济的发展极需增加电力供应,但是,“极度缺水”就不能发电,“水”与“电”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各级领导……
侯马电厂富有科技头脑的专家们,想起几年前厂内修建污水池,收集生活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后,作为发电机组燃煤锅炉冲灰用水的事情,这种科学的用水经验值得借鉴。
于是,电厂委托省电力设计院的专家们,做了专项科学调查,结论是:电厂所在的侯马市铁东区,每天产生的一万七千吨污水,经过处理后,完全可以满足电厂发电用水的需要,因为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讲,污水也是一种资源。
根据这个结论,侯马电厂向省计委提出自建污水厂,处理城市污水作为电厂水源的想法。这是全国第一家提出通过处理城市污水解决用水问题的企业,山西省计委和侯马市政府很快批复了侯马电厂这种“以水定电”的工业发展新思路。
但是,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是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的,这是否意味着电厂必须与农民“争地”,才能修建污水厂呢?带着这个问题,侯马电厂又求教于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科技人员向他们推荐了一种先进的流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
流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是传统生物处理技术和新的生物膜处理技术的结合,它的污水处理效率是传统技术的4倍以上,而占用土地面积仅为传统污水厂的1/4。
侯马电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果断地选用了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的这项技术,扩建工程顺利上马投入建设。
侯马电厂算过一笔帐:自建污水厂处理污水回用,不但减轻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造福侯马人民。而且还能使电厂每天的洁净水用量由13000吨减少到3000吨,在运行中产生经济效益,这对电厂的发展是有利的。
到2002年年底,使用污水厂处理后的中水作水源的电厂发电机组,将正式并网发电,为经济发展的侯马市提供急需的电力。
侯马电厂“以水定电”的发展事例,对缺水企业影响极大,许多大、中型电厂,都开始仿效“侯马模式”治理污水用于生产。科技的进步,使得火电企业的发展,可以与治理污水、改善环境相结合。如果全国所有的火电厂都治理污水回用于生产,每年将减少消耗相当于黄河七分之一水量的67亿米3洁净水资源,这无疑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