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中国科技巡礼》系列节目之农业篇——节水灌溉(2002年7月8日)


  郭建喜是新疆石河子地区农民。1996年他承包了新疆建设兵团农场的1500亩撂荒地。这些撂荒地曾经是建设兵团在1960年开垦过的,但是当时只耕种了一年就废弃不用了。

  郭建喜的父亲当年就参加过这片地的开垦。可是干旱缺水使郭建喜的父亲和战友们无奈地离开了他们曾经辛勤耕耘的土地。从1963年起,这片地就一直无人耕作,留下的是满目荒凉的杂草和白花花的盐碱。

  2000年,郭建喜在他承包的1500亩地中使用了滴灌的节水技术。这项技术使得原来灌溉100亩地的水,现在可以灌溉400多亩地,大大节约了用水量,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用水的减少不仅让郭建喜节省了用水的费用,而且也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全国,像郭建喜这样采用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取得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节水技术和方法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新疆许多农户开始采用了新的现代节水灌溉方式种植作物。新疆已经形成了使用节水设备的热潮。2000年,新疆的棉花产量又取得了丰收,而且棉花的质量也大幅度提高。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千百年来浇地的传统习惯,人们不再使用大水漫灌,而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采用滴灌、喷灌、管灌、涌泉灌等节水技术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把浇地变为浇作物,大幅度节约田间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实现增产和增收。

  与漫灌相比,采用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可节水20%~30%左右,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70%。

  水是人类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农业灌溉在我国是用水大户,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左右,长期以来,由于灌溉观念和技术的落后,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

  因此,国家成立了专门的节水灌溉的科研部门负责全国节水灌溉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节水灌溉设备的开发和生产,节水灌溉工程的示范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国情的节水灌溉模式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发生了连续多年的干旱,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干旱缺水局面,各地对节水灌溉的认识不断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和方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过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许多新型灌溉技术和方法在我国的农村大地上广泛应用,初具规模。防渗渠道、滴灌、喷灌、管灌、涌泉灌等各种节水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大大节约了农业灌溉用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截至1998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到1533万公顷,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5000万公顷的30%,其中:喷灌、滴灌和微喷灌面积147万公顷,占2.9%,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527万公顷,10.5%,渠道防渗面积867万公顷,占17.3%。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