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7年来中国科技事业的伟大瞬间。
1996年3月17日 可持续发展被列为两大战略之一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两大战略。
1997年11月8日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
三峡工程创下了20 多项世界之最: 393亿立方米的水库总库容,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建成后的三峡工程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防洪效益最好,航运效益最佳以及发电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1998年9月3日 200亿元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
国家林业局宣布,我国政府将在3年时间内投资200亿元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一工程将跨越云南,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十个省区。
1998年10月12日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展开,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奠定了基础,到2010年中国科学院将建设成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和高科技的知识创新中心。
2000年6月26日 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公布
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覆盖了97%的基因组,已完成全部任务的90%,它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作为第六个人类基因组参与国,为这项研究作出了贡献。
2001年2月17日 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诞生
曙光3000是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大成果,作为一种通用的超级并行计算机系统,它与国际主流技术接轨,是国民经济信息建设的重大装备。
2001年2月19日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发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连续两年重奖四位科学家。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计算机专家王选和固体物理学家黄昆先后获得500万元大奖。
2002年4月1日 神舟三号满载而归
在太空遨游了七天的神舟三号飞船北京时间4月1日成功着陆,并带回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样品。这次飞行实验将对我国空间生命与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在新世纪之初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02年5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世界历史发展证明,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与科技创新和应用密切相关,只要我们能抓住机遇,坚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跨越,我们完全可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