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山东、辽宁、河北、天津等14个省、直辖市发生大面积蝗灾,仅天津大港区内已经有35万亩土地发生蝗灾,有蝗区县占到天津市区县的一半以上,其中情况最严重的天津大港区每平方米的蝗虫密度最多时达到4000到5000头,聚拢到地面上有20厘米厚。
蝗虫的种类很多,其中能够远距离迁飞的蝗虫称为飞蝗,不能够迁飞的蝗虫称为土蝗。飞蝗的危害主要在于它能够远距离飞行,最长距离可以达到几千公里。我国飞蝗的主要种类是东亚飞蝗,它们一般在是傍晚时分上草进食,白天太阳出来就在草根和地面活动,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只蝗虫抱成一团,密密麻麻,放眼望去,数不清的蝗虫团在地上滚动,令人生畏。
据专家分析,造成今年蝗灾大面积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去年的残蝗基数大,直接影响到今年的蝗灾情况;其二,今年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宜蝗虫出土。由于多年干旱,再加上去年的暖冬特别适合蝗蝻的发育,虫卵的越冬死亡率很低,造成今年蝗虫爆发式的出土。
飞机灭蝗是迄今为止蝗虫紧急防治时期最主要最有效的应急手段。飞机洒药的方法杀虫率高、作业面积大,但是成本也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彻底地实现蝗区改造。同时化学农药防治的危害是蝗虫被杀死的同时,蝗虫的天敌也大量被杀死,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中国农业大学的严毓骅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学专家,他带领的课题组从1986年开始从事蝗虫治理的研究,在生物防治和虫害可持续治理的思路指导下,研究成功微孢子虫治蝗技术。
蝗虫微孢子虫是一种专门寄生在蝗虫体内的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它对人、畜以及蝗虫的天敌都不起作用,也不会污染环境。但是蝗虫在吃下这种微孢子虫发病后,行动迟缓,飞翔能力和繁殖能力下降,直至最后死亡。这样就可以控制飞蝗的起飞,减少危害。微孢子虫还可以在蝗虫体内大量复制,当没有感染微孢子虫的健康蝗虫残食染病蝗虫的尸体后,也开始得病,这样微孢子虫害反复地在蝗群中不断地流行,扩大治蝗的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教授严毓骅:蝗虫微孢子虫生物制剂不同于化学农药,但蝗虫吃了这些孢子以后,它就会发病。大概三四周以后,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死亡率,那么剩下来的成活的蝗虫,又可以作为自然界天敌的食料,并且在种群中有一半带的孢子可以传给下一代。因此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物多样性可以发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孢子通过它的卵传给下一代,两个加起来以后,这样可以符合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的总的目标。
通过生物防治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符合二十一世纪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