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网络时代的电视新闻系统(2002年5月27日)


  今天,电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希望通过电视获取大量、生动、准确、及时的新闻。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专家们也不断研究开发新的电视制作技术,以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中国福建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就已经开始使用网络时代的电视新闻制播系统。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包括“粗编”、“配音配解说”,“字幕特技合成”和“节目送审修改”等工作。使用传统的模拟设备,画面每编辑一次,就要损失一些信号;磁带的老化也会严重影响图象质量。象这位编辑因节目需要,大量借用以往资料,一趟趟跑磁带库,在电视台是很平常的事。而每做完节目,把完成带送领导审查更是必不可少的。福建电视台的办公楼、制作区分散在几座山头上,他们的编辑跑在路上的时间更多,感受的不方便也更多。而这一切的不方便,归结到最后就是限制了新闻时效性的提高。

  非线性电视新闻制播网络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这一切。

  用传统的节目制作方法需要多次的编辑,而使用非线形网络这种办法呢,从采集以后,图象数字化以后,在整个的编辑过程中图象质量不会有任何的损失,所以大家看到的播出的节目,图象质量与传统的相比会有非常大的提高。

  非线性电视新闻网络制播系统,使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上载、制作、播出一体化,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操作键盘和鼠标来完成:不用担心画面的信号损失了,可以随心所欲调整画面,运用特技;资料库不用跑了,你我他还可以同时共享同一个素材;节目送审也不用带磁带了,在电脑上就能请领导审片了,总之磁带不见了。

  福建东南电视台和中科大洋公司联合开发的非线性电视新闻网络制播系统,包括上载工作站,编辑工作站,审片工作站,音频工作站,播出工作站,下载工作站。创造性的提出了双网结构,双路径采集,双压缩比技术,巧妙地将高成本网络用于传输播出节目信号,低成本的网络用于电视台内部制作节目以及进行网络管理,解决了带宽投资费用和网络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普通的PC机,只要接入这个网,就能完成原来在专业的对编机、合成机房才能制作的节目。

  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实现无磁带工作,即用硬盘进行节目的存储,用网络进行节目之间的交流和传输,是目前电视制作的发展方向。正像王选发明的激光照排系统对于报业告别铅与火,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一样,对于电视传媒,使用无磁带的非线性网络制播系统,也意味着一场巨大的革命。它不仅能提高了电视图象的质量,丰富了节目内容,而且能改变电视制作的环节和流程,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网络交流,减少了重复劳动。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的电视制作成本可能不再昂贵,意味着在“在家做电视”已不是梦想。

  电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高速发展的科技又在改变着电视节目的制作模式。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为电视节目制作换档提速,提供简便迅速快捷的技术支持。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