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份来秦俑博物馆参观的人们,能有幸看到彩色的秦俑。这是自秦始皇兵马俑遗址发掘以来,人们第一次直面秦人的红唇皓齿,欣赏两千年前色彩丰富的服饰。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人们面对的一直是砖灰色的秦俑。
二十五年来我们挖掘出土了数千尊陶俑,但没有一个是彩色的。这期间出土的陶俑,大部分颜色都已经脱落,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秦末项羽入关后的焚烧、破坏,以及地下积水长期浸泡所至。
二十多年来的挖掘出土了数千尊陶俑,但人们只在个别陶俑身上发现过小片彩绘。一九九九年四月六尊陶俑破土而出,他们不仅全身保留着大片彩绘,而且颜色鲜艳如初。这些残留下来的彩绘俑就显得弥足珍贵。
彩俑出土之初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彩绘的保护。数千年来地下积水的浸泡,使刚出土的彩绘很容易干裂皱缩,从陶俑身上脱落。必需选择合适的保护剂,才能让彩绘层黏附在陶俑身上。科学家们尝试了多种保护方式,但成效不大,保护效果只能持续几个小时。留驻秦俑的色彩,成为人们的期盼。
今天,科学家们最终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彩绘保护的难题。如同我们涂抹护肤品,是为了防止皮肤水分的散失。抗皱缩剂的功能也是为了改善彩俑皮肤的性能。它对彩绘层起到柔化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