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起,当代美国最出名的科幻小说作家是谁?这个荣誉无疑应该落在艾萨克·阿西莫夫身上。他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得科幻小说界最高大奖“雨果奖”和“星云奖”两个奖项中代表终身成就“大师奖”。
阿西莫夫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新纪元,同时还是个惊人的高产作家。在他72年的生命中,留下了470本书及数以千计的文章与评论。内容包括数、理、化、天、地、生,以及历史、文学、科幻小说、科学探案等,其题材之广堪称空前。
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而借鉴的侦探与推理小说技法,又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他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同时赢得了成年人和儿童的尊敬和佩服。在他的书中,科学不再是深奥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只要你静下心来,读下去,就能一步一步地进入科学的殿堂,领略科学的迷人魅力。
《基地》、《机器人》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被科幻迷们誉为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阿西莫夫着意将科幻场景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通过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着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了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单单是一个银河帝国的构想,就为后来无数科幻作品提供了辉煌壮丽的舞台。同时,《基地》三部曲还激起了70年代的科幻影片浪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星球大战》。
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学尚未发展出来。早先关于机器人的小说多以“人类创造机器人,又为机器人所毁”为主题。阿西莫夫扭转了这种局面,在《我,机器人》一书中,第一次为机器人提出行为准则,这三定律是: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即使在机器人学中,这三点法则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为以后所有的科幻作者所遵从。有人甚至友好地称他为“机器人之父”。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深深地触动了阿西莫夫,他痛感公众的科学素养落后于由卫星上天所标志的当代科技水平。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尽力而为,使这种差距尽快地缩小,于是毅然收缩早已得心应手的科幻创作,整整15年,他都在潜心撰写普及科学知识的书籍和文章。当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人口过剩、大气污染与自然资源枯竭这些问题时,阿西莫夫就已开始大声疾呼,提醒公众注意了。
阿西莫夫的创作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单独一家出版社无法承担其作品的出版。因此,在他的写作生涯中,一直同时与几家大的出版社保持联系。他拥有高超的写作技巧,能够随性所至地写出任何作品。他在全球拥有数百万的书迷。早在50年代晚期,阿西莫夫就被视为科学界的全能者。很多人认为,他是位被低估了的天才、一位神秘的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