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测中心预测,沉寂了4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在今年4,5月再次发生。
“厄尔尼诺”是一种异常的气候现象,它是由赤道太平洋地区大范围内海洋异常增温和大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将直接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使海洋和大气的生态失去平衡,造成一些地区雨雪成灾,而另一些地区高温干旱。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同样很大,大家都知道的98年我国大范围的洪水灾害,就是与厄尔尼诺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我国,夏季降水量的多少,与西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位置有关。副热带高压在每年4至5月时开始由南向北移动,8月抵达最北端,9至10月又南下东移,这使我国南方春雨连绵,北方春旱,直到了夏天才多雨。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高压带的移动就不能遵守上述规矩,有时偏北有时偏南,这样就会出现两种异常情况:一种是造成江淮流域比较干旱,北方则降水偏多,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另一种情况正好相反。
由于厄尔尼诺所形成的异常气候现象使一些地区气候升温,雨水增加,随之,老鼠、蚊蝇等瘟疫载体也繁殖加快,造成了一些可怕的传染病传播。再加上大气和洋流的大范围移动,使得传染源更快捷的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时隔四年以后,厄尔尼诺又在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今年我国北方又出现了明显的暖冬和暖春现象。今年北京地区1月9日也就是三九的第一天出现了最高气温12摄氏度,3月31日出现了最高温度28.8的高温,是五十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温度。专家认为,这种冬天不象冬天,春天不象春天的现象,就与厄尔尼诺有关。
暖冬和暖春现象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寒冷的适应性能力下降。据统计,当气温高于正常温度5摄氏度时,一旦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陡降,就会使人体防不胜防,患感冒人数比平时要高出30%到50%。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和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且还诱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暖冬年月雾天增多,尤其是工业,雾与大气污染物相结合,造成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增加。由于烟雾中含氧量低,热容量大,促使体表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液上升,对于有慢性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的中老年人会构成一定威胁,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专家提醒大家,由于气温多变,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和老人要适度增减衣服,以免着凉,同时要增加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
那么,今年悄然而至厄尔尼诺还会象97,98年那样给人类造成重大危害吗?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运用卫星、海洋浮标、遥感技术,大型高速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监测,研究厄尔尼诺现象的生成发展。目前已经达到可以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准确预报厄尔尼诺的能力。据国家海洋局近期的监测资料表明,目前海洋和大气的运动一致呈现“厄尔尼诺”发生的前期特征。专家预测今年由于影响海洋异常升温的暖流强度较弱,所以这次将要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不会象97、98年那样来势汹汹。
|